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4ORKL90530VNN6.html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虽然古人没有上过太空,但他们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周期、四季的变化以及星象的观测,成功地制定了历法,并且计算出了一年大约有365天。

古人确实没上过太空,无法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多少天——其实古代任何一个文明中的古人都不知道这一点,甚至根本不会有这个概念,但是许多古文明概念中,一年的平均天数确实约为365天。
不过这并不神秘,也不是巧合,古人有许多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想要了解古人如何做到的,那只要了解古代历法的制历规则和方法,就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得到一年的平均天数是365天了。

古人根据什么来制作历法

从地球望向太空,可以看到天空中“挂着”一个非常显眼且容易观测的巨大天体——月亮。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需要记录日期,比如部落的祭祀时间,契约签订的时间等等。
而当人们需要记录日期的时候,许多文明就会想到月亮的圆缺周期(月球公转造成的)。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的古文明,在没有出现文字之前就已经学会通过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判断日期了,这就是之后产生历法的基础。
月亮的圆缺周期记录非常简单明了,古人不记得日期的时候抬头看看月亮的圆缺情况就可以。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仅仅记录日期明显不够用了,特别是进入农耕文明时期,老百姓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播种。
月亮圆缺周期提示的日期明显无法告诉人们何时播种最合适,所以古代的学者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体现气候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找到了“四季”,用季节来提示人们该干嘛,比如春季就该播种了。
其实,人们除了可以轻松地感受到季节变化,还有许多方法来记录季节的变化。你猜,中国古人想到了什么?
没错,就是星象
你可能不知道,古代中国是最喜欢“仰望星空”的古文明,可能没有之一。真正将星空观察用于实践,并留下一套经得起考验、有着完善体系的只有古代中国。

如何通过星象确定四季

中国祖先是通过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朝向来确定四季的。
因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北斗七星斗柄朝向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以及一年中任何一天的同一时刻朝向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祖先是通过初昏时刻的斗柄朝向来确定四季的。
北斗七星斗柄一年的朝向正好画了一个圆,分成四份(四季)是“第二”容易的对称方法,最容易的自然是两份(对半分),但只有两个季节就很难体现更细节的季节性气候变化。
其实,在人类文明中,把一个“年周期”分成“三个季节”的古文明是有的,那就是古埃及,当古埃及文明发展出需要农耕的时候,他们则是根据尼罗河的水位来判断自己何时播种的。


图:尼罗河

所以他们是直接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泛滥、退水和枯水来将一个年分为三份,或者三个季节。
可见,只要出现农耕文明,就一定会出现季节来体现一年中的气候变化,否则无法进行系统性耕作。
众所周知,季节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自转轴倾斜着绕太阳公转导致的。虽然古人不可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但是他们为了能更好指导农耕确定了季节,而季节体现的正是地球的公转


©photovideostock

读到这里你是否发现,古人是为了吃饱肚子才想方设法去“计算”地球的公转周期的,因为它越精准,粮食的收成就会越好。
说到“精准测量”,你觉得古埃及人通过水位确定地球的季节性变化精准,还是古代中国人通过北斗星斗柄朝向来确定季节更精准?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哪种观测方法的参照物更稳定,就是哪种更准确。
所以显而易见,古代中国人的方法会更加精准。中国的古人可能也尝试过很多参照物,但最终选择了北斗七星。
但是,就算这种方法本身很精准,在没有测量工具的前提下,它还是会巨大误差。
所以,古人其实根本无法准确知道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多一点,因为观测工具和手段有限。
然而,他们为了吃饱肚子,又必须更准确的算出地球公转周期,这时就不得不提到农历历法中的置润。

神奇的中国农历

你可能想象不到,古今中外,所有文明的历法,都需要通过置润来调整历法时间和观测时间,以确保日期准确。
就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而言,今年就是一个闰年,所谓闰年就是置润的一年——通过二月多一天来补充实际观测的时间。
之所以现代日历需要置润,就是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42天,其无法与我们实际记载日期整除,但累计四年就差不多正好多出一天,所以现代历法的置润是非常有规律的,即每隔4年二月多1天。
而古代历法置润会更加没有规律,有时候甚至需要直接毫无根据的人为加上或者减掉部分时间,以确保它依然能够准确体现季节变化,不至于出现日期记载是夏季,而实际反馈的气候是冬季。
实际上,由于观测的粗糙,每一个古文明的历法——只要它试图准确反馈气候变化,那么它就需要非常频繁地置润。

时至今日,中国人还在使用农历,它通常记录在日历中不起眼的地方,而现在农历的设立逻辑是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现在的置润规则是“定冬至无中气置闰法”,因为现代人已经知道了一年是365天,所以设立的置润规则相当准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