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edu/pepc/270991.html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从古代哲学家对人性的探讨,到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再到当代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纷争与融合,心理学经历了从哲学分支到独立科学的转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学派、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帮助您全面了解这门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 艾宾浩斯:以其对记忆的研究而闻名,提出了遗忘曲线理论。
  2.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善”,荀子则认为“性恶”,世硕提出“性善恶”,告子则认为“无善无恶”。
  3. 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气质类型理论,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盖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拮据”概念,并将希波克拉底的分类称为人的气质类型分类。
  4. 古代心理学研究方法:古代心理学主要采用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不具备实证性质,19世纪以前一直隶属于哲学范畴。
  5. 科学心理学诞生:19世纪中叶,实验方法的引入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 冯特的贡献: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科学,主张使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他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并倡导用民族心理学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

学派的纷争

  1.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采用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内容,试图找出意识组成部分及其联结规律。该学派只关注意识的构成元素,而不考虑其来源、意义和作用。
  2.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受达尔文进化论和詹姆士实用主义影响,反对将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重视心理的适应功能和实际应用。
  3. 行为主义(华生):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行为,将行为定义为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组合,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行为主义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4.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反对将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学,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理念。
  5.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以潜意识理论为核心,探讨人类心理深层结构和动机。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二战后,心理学出现了整合趋势,主要流派包括: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自我实现的需要,反对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 认知心理学:将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过程。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新领域,并开始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
  3.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解剖与发展与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的神经过程和机制。

研究原则

心理学研究遵循客观性、辩证发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观察法不能简单做因果联系,但可以做因果假设。
  2. 调查法: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分析其回答以了解心理活动。调查法包括口头访谈、书面问卷和心理量表等多种形式。
  3.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对特定个体进行多方面深入详细研究,包括其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等,以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4. 实验法: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观察被试行为,探索客观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实验法涉及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控制。

心理学性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其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心理现象的发生主题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 脑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影响:人脑固有的自然属性在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变化和发展,其技能也是自然与社会的同一。
  3. 心理内容的统一性: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社会存在和自然现实的统一。
  4. 心理形式的双重性:人的心理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

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独特,位于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合点,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心理学培养目标

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具体要求包括:

  1. 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2. 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 掌握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
  4. 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
  5. 具备跨学科知识,了解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科学领域。
  6.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 具备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8.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心理学培养规格

  1. 学制与学位:心理学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总学分为140180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46学分。
  2. 人才培养要求
  • 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 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 掌握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
  • 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
  • 具备跨学科知识,了解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科学领域。
  •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 具备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