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智能背景技术下专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智能背景技术下专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anyouip.com/cn/insights/content/8/540.html

导读: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专利领域,A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降低成本。然而,AI在专利代理和审查方面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生成式AI在专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022年底,美国公司OpenAI发布的ChatGPT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行业的井喷式发展,ChatGPT也成为了2023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近两年来,基于大模型的AI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应用,如汽车领域中的自动驾驶技术、手机行业中的AI助手等,均在生成式AI的加持下得到了长足进步。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也均颁给AI领域的科学家,反映出AI技术在全球科研舞台上的崛起与影响。AI技术正在引领世界走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技术与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成为常态。随着AI技术在文本处理能力上不断提升,与专利相关的工作也搭上了人工智能的快车。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专利从业

人工智能可以说是近几年最火爆的词条,其最早出现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而最新一次掀起人工智能浪潮、重新令世人所关注的当属Google的围棋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以4:1的总分战胜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但对于人工智能不同的机构或学者均有不同的定义。基于这些定义逐渐拓展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自动推理、人工意识、规划能力、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社交能力和运动控制等领域学科。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一种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不同于传统AI的分析功能,生成式AI能学习并生成具有逻辑的新内容。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智能仅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并模拟事物的内在规律,根据用户的输入资料生成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新内容。这一技术的核心依托于多模态模型,能针对用户需求实现异构数据的生成式输出。

专利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工业产权,是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世界范围内专利制度相对成熟的国家(主要为五大局)均具有相对成熟的专利从业领域。以中国为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专利代理、专利受理、专利分类、专利审查、专利复审、专利分析以及专利诉讼等多个专利从业领域;而围绕着《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这些领域的工作者逐渐形成专业而熟练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如专利代理可以全权负责申请人专利的撰写、申请文件的准备和审查意见答复等;专利审查方向主要包括实用新型的初审和发明的初审、实审,同时还要负责审查意见通知书撰写等工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专利进行检索以及分析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大模型的AI系统已经基本上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实现文章和代码的自动生成。AI技术能否实现专利申请文件的自动撰写、自动审查和自动答复,是生成式AI技术在专利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专利代理和专利审查的冲击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使得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专利审查更加自动化。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所指出的:“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运用现在还属于早期阶段。尽管如此,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知识产权局对人工智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是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审查效率、提升质量和控制成本的一个契机,并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知识产权业界关注的焦点”。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专利审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大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生成相应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行处理。

那么,根据用户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一篇专利申请文件是否能够实现?根据申请人提交的专利文件和现有技术,利用AI技术对申请文件中技术方案进行新创性评估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审查意见通知书是否可行?根据专利审查部门下发的审查意见通知书,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对应的意见陈述书能否实现?

目前,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信息科技公司和中国专利审查部门分别在AI辅助撰写和AI辅助审查方向进行提前布局。中国的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智能化辅助撰写和答复系统,利用AI技术实现专利申请文件的自动分析总结、技术交底书的自动分析总结、技术关键词的自动提取、基于技术交底书的专利申请文件的自动生成、审查意见通知书和对比文件的自动分析和答辩文件的自动生成等。

其中,基于现有的AI技术基本上能够实现专利申请文件的自动分析总结、技术交底书的自动分析总结和技术关键词的自动提取。

但是,对于申请文件和答辩文件自动生成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开发,基于目前大模型生成的申请文件和答辩文件通常难以满足申请人的要求。由于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包罗万象,针对某一特定技术领域训练出的AI模型生成的申请文件专业性程度较高,但是与资深的专利代理师撰写的申请文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利用AI模型实现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作业仍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领域待突破的难点。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与国内的顶尖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下一代专利审查业务系统,主要聚焦于实现专利从受理至授权或者驳回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处理,进一步辅助审查员进行专利的审查,提高专利审查的效率。但是,目前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还难以通过AI模型实现,仍需要审查员的参与,因此利用AI模型实现专利申请的新创性审查目前而言并不可靠。

如上所述,专利撰写领域和审查领域中的AI模型并非如ChatGPT一样应用广泛,因此短时间内较难形成相对成熟且完备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必将向各个行业逐渐渗透,未来利用AI技术使得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专利审查更加自动化值得期待。

专利行业如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

如前所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瞬息万变。专利代理行业以新技术发展成果的专利保护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因此新技术的发展亟需专利代理行业予以积极回应。

专利代理行业应当积极拥抱和利用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是抗拒和阻碍新技术的发展,应对之策在于合作而非对抗、专业而非重复、系统而非局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承担重复性的局部工作,专利代理服务聚焦专业化的系统服务,积极有效地应对新技术的发展。

目前而言,受限于专利领域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不能完全胜任专业性的申请文件的撰写工作、以及审查意见的撰写和答复工作,例如有关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意见的答复等。

专利代理行业应该更多地聚焦目前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领域,对专利代理师的业务能力进行破针对性培养,使得专利代理师可以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进而促进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

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速发展过程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各行各业正处于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中,重复性且低创造性的工作正在逐渐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

对于专利代理师和审查员而言,目前的AI模型远不能达到代替相关撰写业务的能力,但是为了应对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利代理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即使AI模型发展到能够自主生成专利申请文件并答复审查意见时,对于某些特定技术领域内的专利申请、复杂程度较高的专利申请以及客户对质量要求较高的专利申请,仍避免不了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结论

人工智能为专利工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不可否认其能够极大提升了专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成本和资源的浪费,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专利工作助手、工具。受限于语义的发展,对于专业性、欠规范性的专利文本和附图,对于全面性、准确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仍然不能做到100%的替代,同时对于待分析对象的复杂性,人工智能还无法灵活地给出完全满足需求的、衡量定制的、专业化的分析报告,不过通过不断地语义模型训练和验证,瓶颈点正在逐个击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