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奇谈异事:貔貅的传说与文化演变
山海经奇谈异事:貔貅的传说与文化演变
春节刚过,许多人都许下了在龙年大富大贵、财源滚滚的愿望。为了响应大家的心愿,山海管理司特别推出了与财富相关的貔貅作为进化兽。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貔貅的神秘传说,了解它为何与招财挂钩。
貔貅的外形演变
貔貅(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百解”,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瑞兽。实际上,貔貅是由两种动物——貔和貅组合而成的,这与翡翠玉石商家所说的雌雄之分并不相同。
貔貅的形象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的艺术作品,多为带有翅膀的四足兽,其造型可能源自西亚。六朝时期的辟邪类型有翼兽被认为是后世貔貅的直接外形来源,它们肋生双翅,形似狮虎,具有辟邪消灾的神力。
南朝萧恢墓石辟邪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皇帝珍爱的东汉玉辟邪,以青白玉雕琢而成,极具神韵和气场,配有双层紫檀木座,上层刻有「乾隆御玩」,下层刻有与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诗,刻字部分还嵌有银丝。
乾隆御玩东汉玉辟邪,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历代貔貅作品中,大部分貔貅身形如虎豹,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而在游戏《妄想山海》中,美术设计师在保留貔貅有小翅膀、单角、龙尾等外貌特点的基础上,还赋予了它萌萌的气质,使其既凶猛又可爱,反差感十足,神韵上也更加威风精神。
貔貅外形展示(设计示意图,实际以游戏内为准)
貔貅招财之说的演变
在历史记载中,貔貅的主要作用并非招财,而是作为增加战争BUFF的魔法道具,用于威吓敌人。例如,《礼记·曲礼上》记载:“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直接将貔貅载于车上,给自己叠个战斗BUFF。
包括在上述提到的舞貔貅民俗文化中,也是以祛病辟邪、诉求吉祥好运居多,并不直接关联财运。我们现在的招财说法,应该是源于90年代香港风水圈的运作,刻意赋予了貔貅招财、聚财、守财的功能,再融合古籍里描写的“辟邪”“天禄”,衍生而成。
根据陈慎《传统祥瑞文化的当代创意再包装——以貔貅为例》中提到,90年代的《风水天地》和另一本风水期刊《玄机》,开始有了对貔貅信仰的文字阐释,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后来香港的风水先生何昭劻,在 1994 年《玄机》杂志上刊文,文章名字为《飞翼貔貅神奇招财抢运效应大公开》,将供养貔貅可招财、聚财、守财甚至不劳而获的观念流行于世。
资料来源:网络
再后来玉器商人们也逐渐发现,把玉石做成貔貅,也变得非常好卖,于是就开始把这个二创继续推广,也就导致了现在大家对于貔貅招财的认知。
作为一只招财神兽,在游戏中貔貅自然与财富元素紧密相关。山海策划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有很多财宝相关的设计,比如聚财金光、金光大道等,也赋予了其超额产出贝币的特征。
带上这样一只招财神兽行走于大荒,真的是财运+++了!
此外,备受期待的三青鸟优化预计会在4月底或5月初进行,敬请关注官方后续消息。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