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三首》是唐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这组词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卓越的艺术才华,也成为了后人了解唐代江南风貌的重要窗口。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三首》
译文:有关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
注释:忆:回想,想念。
赏析:此句诗人直抒胸臆,直白地道出对杭州美景的赞美和对杭州安适生活的怀念。
原文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注释
谙:熟悉。
蓝:蓝草,一种植物,叶子可制青绿染料。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指侍酒的歌妓。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迟早,表示时间有早有晚,不久。
参考资料:完善
1、谢克先.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6.
赏析二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
赏析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江水的颜色要胜过蓝草,这很难得。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回忆和留恋。首句点出杭州这个被回忆的城市,“山寺月中寻桂子”写杭州灵隐寺中秋赏月寻桂的事。“郡亭枕上看潮头”写杭州城外钱塘江观潮的情景。词人运用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的美丽与浪漫,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留恋之情。
第三首,追忆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吴酒。这是用典,竹叶是为了拍合平仄而用,吴酒即泛指吴地的酒品。作者以诗酒自娱,招邀风流俊雅之士痛饮狂歌。宴饮时以歌妓舞女助兴。结尾“早晚复相逢”和首句“江南忆”相呼应,再次表明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简析
《忆江南三首》是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词人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美好,表达了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歌咏苏州,选取竹叶春酒和吴娃醉舞,几笔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读之如身临其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