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卧床老人误吸药片入肺,危险!医护团队镜下取物,解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卧床老人误吸药片入肺,危险!医护团队镜下取物,解危!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9A06AA700

正常情况下,病人在服药时药片会由食管进入胃肠后被吸收,如果药片“不走寻常路”,进了气管或者肺部,麻烦可就大了!而长期卧床或昏迷患者就容易发生误吸,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可能危及生命。近日,上海天佑医院就遇到这样一个紧急情况。

七旬老人将药片误入肺部

2月13日上午,呼吸内科胡光副主任医师接到兄弟科室紧急求助:一位长期卧床的脑血管病患者突发呼吸困难,需要紧急救护。

这位患者是75岁的申老伯。一个月前,申老伯因为脑梗死、帕金森综合征、慢阻肺等疾病入住上海天佑医院神经内二科。黄立宏主任针对申老伯的情况予以改善脑代谢、抑酸护胃、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申老伯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但这次误吸导致他出现呼吸困难的紧急情况。

原来家属给申老伯喂药时,由于患者吞咽功能欠佳,药片在会厌部位“走错了路”,误入气管并滑入肺部,卡在左下肺基底段,申老伯出现意识模糊和呼吸衰竭的症状。

幸好肖咏梅医生在查房时发现后及时询问了家属情况,初步判断可能发生了误吸,就赶紧联系呼吸内科胡光副主任医师和赵爽利医生前来会诊。

胡光副主任医师结合病史和经气管镜检查发现患者左下肺基底段存在异物,判断异物为药片。此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已迅速下降至88,即使进行高流量吸氧,仍无法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表明气道堵塞情况正在加重。“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肺功能较差,异物停留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肺及呼吸衰竭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必须尽快将其取出!”胡光副主任医师分析,与家属商议后,决定将患者转至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

张春雨主任也迅速赶到RICU组织紧急施救。在内镜室周龙凤护士长等医护配合下,胡光副主任医师迅速为患者实施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将药片取出。复查显示,申老伯气道通畅,左下肺基底段未见残留异物。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卧床患者如何预防误吸?

“长期卧床患者因为吞咽功能减退、意识不清、咳嗽反射减弱等原因,异物误吸现象时有发生。”胡伟护士长介绍,正常人误吸后会出现剧烈的咳嗽、同时可能伴有憋闷、呼吸困难、反常呼吸,严重时由于血氧含量降低,还会出现紫绀、昏迷、死亡等情况。昏迷状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误吸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紫绀、血氧下降等情况。这种误吸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非常危险。

卧床患者这样做可以预防误吸:

  1. 评估吞咽功能
    定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或长期卧床者,是预防误吸的关键。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初步筛查,异常者进一步进行吞咽造影等检查,明确障碍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如调整食物性状或进食姿势,确保进食安全。

  2. 合理调整饮食
    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食物性状,如糊状、半流质或软食,避免干硬、易碎或粘性食物。进食时,患者应保持坐起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以减少食物误入气道的风险。采用小口喂食的方式,确保患者充分咀嚼并完全吞咽后再进行下一口。

  3. 做好药物管理
    对于口服药物,可将其研磨或改用液体剂型,以避免药片或胶囊卡在咽喉部。喂药时需配合适量水,确保药物顺利进入胃部,降低药物误吸的可能性。

  4. 掌握喂食技巧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和急救方法。喂食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患者注意力。喂食后,患者需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至少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减少误吸风险。

  5. 定期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清洁口腔,清除食物残渣和分泌物,避免其积聚导致误吸。这样不仅能减少感染风险,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进食安全性。

温馨提醒

一旦发现误吸,应立即停止进食,迅速将患者置于侧卧位,轻拍背部以促进异物排出。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呼叫急救,并根据患者意识状态采取相应措施:对清醒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昏迷患者则先检查气道通畅性,应该马上给予吸引器吸痰和心肺复苏,若异物无法及时排除,就需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并给予氧气支持,以确保患者气道通畅和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