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的情绪面怎么看?
债市的情绪面怎么看?
债市情绪面的影响是金融市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从股债市场情绪和债券市场情绪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了不同情绪对债市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说明。
情绪面对债市的影响,持续时间不长,不改变债市的长期趋势,但在某些特殊风险事件发生时,会放大债市波动,导致流动性紧张。
如债市利率短期内下降过快,或者猝不及防的预期差导致悲观情绪溢出扩散,引发市场恐慌和过度反应,都有可能诱发大量止盈盘,导致收益率反弹。
不同的情绪对于市场会有不同的影响——
在股债市场中,当避险情绪较为浓厚时,债市往往会表现更好;
在债市内部也有不同的市场情绪:
乐观的市场情绪会促使债市持续走牛;
恐慌的市场情绪则会加剧债市的调整。
1.股债市场情绪
通常来说,当股市向好时,市场的风险偏好也会随之增强,债券的吸引力降低;而当股市走弱时,市场避险情绪也会随之发酵,对债市形成利好。从过往的市场走势来看,股市VS债市常常呈现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现象,这其中就有市场情绪的作用。
2.债券市场情绪
在债券市场内部,当市场没有增量信息的情况下,情绪面往往是短期债市波动被放大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情绪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乐观的市场情绪会促使债市持续走牛。
以2023年10月以来的债券市场为例,在货币政策延续宽松之下,债市投资情绪延续乐观;与此同时,权益市场持续宽幅震荡,更加剧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叠加基本面因素的支持,助力债市持续走牛。
而在出现某些信用评级较为优质的企业出现债券“暴雷违约”、理财产品集中大额赎回等事件时,就比较容易发生阶段性的债市悲观情绪宣泄,进一步放大债市波动。
以2022年末的债券市场为例,受“防疫20条“和扶持房地产的“金融16条”等宽信用政策影响市场对于基本面预期发生了极大的改善,再加上资金面持续偏紧,导致债市原本乐观的情绪发生了大幅转向,并由此导致市场出现快速调整。
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悲观情绪蔓延之下,对于单一投资者而言,其他投资者的赎回行为会加速产品净值下跌,原本以为“抢先赎回”是避免损失扩大的占优策略,但在赎回行为集中发生的情况下,反而引发了产品集中赎回和资产的踩踏式抛售,最终导致债市的进一步下跌。
像2022年末理财产品的赎回潮就是典型案例,当时是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的背景下发生的。从现象上看,客户对于产品净值的负向波动,以及净值收益远不及固定或区间数值的业绩比较基准非常不适应,理财机构的投资与销售策略单一,导致出逃交易拥挤。
产品净值下滑引发客户赎回,赎回压力又迫使理财机构进一步抛售资产,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引发产品净值大幅下降甚至出现“破净”,刺激客户持续进行赎回,赎回产品与抛售资产陷入螺旋循环。
3.关于情绪面的总结
情绪面对于债市的影响持续时间不长,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拉长时间来看,在基本面、政策面等债市长期影响因素并未发生本质改变的情况下,由情绪面引发的调整并不影响债市整体的长期走势。
总的来看,对于着眼长期、以资产配置为最终目的的债基投资者而言,应理性面对情绪面带来的扰动,同时可以更关注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影响债市中长期走势的因素,方能在中长期的投资中获得合意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