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不只为肌肉:青少年健身全攻略
健身不只为肌肉:青少年健身全攻略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健身。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健身是否安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从几岁开始健身比较适合?
几岁才能开始健身,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建议年龄,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评估,需考量的因素包括:
- 健身目的和目标
- 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在健身时需要足够成熟,以接受和遵循健身指导。
- 健身计划应该有专人监督,以确保适当的锻炼技巧和适合的重量负荷。这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受伤风险。
健身可以是一种鼓励青少年保持活跃的有效运动。按照2022年推出的新加坡全民体育活动指导原则,青少年应每天进行6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体力活动,上健身房训练便是其中一种,比如每周至少三次锻炼肌肉。
有没有青少年因健身受伤的案例?
在樟宜综合医院,因举重训练受伤的青少年病例并不多。不过,常见的受伤部位包括下背部和手臂,也有一些青少年因不小心掉落的杠片,或在准备重量训练时伤到手脚。
青少年健身时该注意什么?
- 遵循经过正确设计和监督的训练计划
- 进行适当热身和运动后舒缓肌肉运动
- 专注正确技巧和动作
- 增加训练难度应循序渐进
- 确保健身和运动环境安全
- 通过摄取营养、适当水分和充足睡眠来强化肌肉恢复
新手指南教你如何使用这些常见健身器材!
哑铃(Dumbbells)
做什么:二头弯举
练哪里:二头肌
手心朝上握住哑铃、手肘弯曲慢慢往上举,确保肘部贴近身体。再把哑铃往下放至起始位置,上臂前侧肌肉会有紧绷感,保持手腕伸直并固定。
划船机(Rowing Machine)
做什么:有氧
练哪里:背部、手臂、腹部等
把脚放在踏板上,用带子固定双脚,双手握住船桨,上半身稍微向前倾,膝盖和脚踝弯曲。开始时延伸双腿让身体滑行到最后方,利用背部力量将手臂往后拉,手肘和地面平行,回到起始姿势时双手伸直、膝盖弯曲。
史密斯架(Smith machine)
做什么:仰卧推举
练哪里:胸大肌
握住杠铃,双手与肩同宽、手掌背向自己。松开杠铃并把它缓慢降至胸部,保持手肘靠近身体,杠铃接触到胸部后,用三头肌将杠铃向上推,直到手臂完全伸展。
腿部伸展训练机(Leg Extension)
做什么:双腿伸屈
练哪里:肱四头肌(quadriceps)
双手握住训练器两侧把手,使身体保持平衡。腿部伸直,向上勾起脚尖,并借助腿部力量将训练器向上抬动,再慢慢放回。
青少年健身现状
根据2020年至2022年全国运动参与率调查的数据,进行重量训练和健身的本地年轻人有所增加。在新加坡,像孔祥恺(长老会中四)一样的年轻健身爱好者,在本地不在少数。据ActiveSG统计,2022年有超过70万名13岁至19岁的青少年到过他们旗下的健身房,其中88%为男生;2019年至2022年,常到ActiveSG健身房的男生也增加三成。
孔祥恺最初是在社交媒体上,常看到一些专人示范健身动作、鼓励人们强身健体的视频,令他获得启发。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健身,开始从影片中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器材。不过,由于他完全自学,也没有聘请教练从旁指导,从零起步时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一个最大的困难是学会正确地使用不同器材。尤其当你走进健身房,周围的人都似乎很有经验,眼前的器材却感觉很陌生时,难免会有点压力。"
《逗号》日前展开调查,了解本地青少年对健身的看法,共有105名中学、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学生参与。结果发现,98.8%的学生认为健身有益处。有健身习惯的受访者中,也有超过半数(57.2%)每周会上健身房,平均介于一到四次。
多常上健身房?
- 每天去:4.8%
- 一周去一两次:28.6%
- 一周去三四次:28.6%
- 一周去五六次:4.8%
- 每两周去一次:19%
- 一个月一次:14.3%
主要练什么部位?
- 大腿肌:52.4%
- 手臂肌肉:42.9%
- 二头肌/三头肌:38%
- 胸肌:28.6%
- 腹肌:23.8%
- 背肌:28.6%
为什么想健身?
- 增肌/保持身体健康:57.6%
- 塑形减脂:19%
- 减压:14.3%
- 好玩:4.8%
为什么不健身?
- 懒惰:34.5%
- 有在做其他运动/更喜欢户外运动:21.4%
- 没时间:15.5%
- 对器材不熟悉:13.1%
- 不爱运动:10.7%
- 没钱:4.8%
本文原文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