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定投的效果比“一次性买入持有”更好吗?
全面解析:定投的效果比“一次性买入持有”更好吗?
基金定投和一次性买入持有,哪种投资策略更好?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入场点和不同行情走势下的历史业绩表现,得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这两种策略在收益风险特征上并无本质区别。
什么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即定期定额投资,是指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如每月),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而“买入持有策略”则是在初始点一次性买入并一直持有该基金。本文讨论的基金主要指指数基金。
如何判断投资策略的效果?
一个好的投资策略需要同时关注收益和风险。我们用年化收益率来衡量收益,用最大回撤比例来度量风险,用**收益风险比(=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来综合衡量投资效果。一般而言,如果一个投资策略的收益风险比能到达1倍左右,我们就认为这个策略是合格有效的。
不同入场点下的长期投资
我们以牛市初期(2006-01-01)、牛市中期(2007-04-01)、牛市末期(2007-11-01)、熊市中期(2008-04-01)以及震荡市这5种不同市场时期为入场点状态开始进行定投,来比较它与买入持有策略的业绩表现差异。
从收益的角度看:
- 买入持有策略在牛市初期入场点时表现明显优于定投策略,而在牛市末期(即熊市初期)入场点时,定投策略的表现又优于买入持有。
- 在震荡市中,如果市场先跌后涨,对定投策略更有利;如果先涨后跌,则对买入持有策略更有利。
- 牛市中期入场,买入持有策略胜出;熊市中期入场,定投策略胜出。
从风险的角度看,在不同入场点状态下,两者的资产回撤表现也是差不多的,定投策略稍微好一些。
不同的短期行情走势
我们将行情走势分为4个阶段:单边上涨、单边下跌、先涨后跌(倒V型)和先跌后涨(正V型)。
- 先跌后涨(正V型)走势是最有利于定投的走势,也即所谓的“定投微笑曲线”;
- 先涨后跌(倒V型)走势是最不利于定投的走势;
- 单边上涨走势下,定投能盈利,但收益率不如一次性买入持有;
- 单边下跌走势下,定投会亏损,但亏损幅度小于一次性买入持有。
总结
不管是从不同市场起点开始的长期投资,还是不同走势特征的短期定投表现,定投策略相较于买入持有策略,均没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实际上两者的收益风险特征差不多,并没有本质区别。并且,定投策略和买入持有策略的期望年化收益率都不会太高,而回撤风险又巨大,导致两者的收益风险比都很小,从绝对角度看,均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策略。
后记
时下基金定投比较热,各路机构、媒体以及个人投资者对其奉若瑰宝,言必称定投,同时列举了一大堆基金定投的各种所谓好处,似乎定投已经成为万能圣杯了。虽然基金定投确实有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和意义,但它本质上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策略,从相对角度看,比普通投资者自己乱买股票的效果好,但和一次性买入持有指数的收益风险表现差不多;从绝对的角度看,它还远远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投资策略,更未达到能被神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