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规定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规定
法定盈余公积是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种储备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其提取和使用情况。本文将详细阐述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规定。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规定 图2
法定盈余公积的定义与提取比例
法定盈余公积的定义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企业盈余分配的一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的统称。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条的规定,企业应当提取盈余公积。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按照《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般为可供分配的利润的10%至30%。具体提取比例由企业自主确定。
法定盈余公积的使用范围
一般盈余公积的使用范围
一般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的盈余分配,包括向股东支付股息、提取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等方面。
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的使用范围
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弥补亏损、扩大生产、投资等方面。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程序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程序
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季度末、年度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时,企业应将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用于盈余分配。
使用法定盈余公积的程序
企业使用法定盈余公积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法定盈余公积的监管与处罚
监管部门的职责
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情况。有关部门应对企业的报告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企业的盈余分配行为合法合规。
处罚措施
对于不执行或违规提取、使用法定盈余公积的企业,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同时,企业应将违规行为纳入诚信记录,并向社会公开。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规定是企业盈余分配的重要内容,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提取和使用法定盈余公积,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保障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合法合规。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规定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