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上老君丹药,听孙悟空对话,方知《西游记》为何当年是禁书
看太上老君丹药,听孙悟空对话,方知《西游记》为何当年是禁书
《西游记》虽然广受欢迎,但是在明朝和清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是禁书。有的人认为,明朝很多皇帝信奉道教,而《西游记》是崇佛抑道,所以被压制;也有人认为,明朝皇帝姓朱,《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在讽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西游记》也揭露了西天佛教的阴暗面;至于讽刺朱元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啥到了清朝还是禁书?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游记》同《红楼梦》一样,直指封建统治的黑暗面,只不过表现手法更加浪漫而已。其实不用看全文,仅看太上老君炼丹以及孙悟空与如来的对话,我们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我们先来看太上老君的丹药是如何炼成的,其实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孙悟空刚被投入八卦炉,太上老君便赏赐二郎神百粒还丹,这人命练就的丹药,究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多少残暴?
孙悟空因为搅扰了蟠桃盛会,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丹药,闯祸后逃回花果山。玉皇大帝派遣托塔天王等下界收妖,没有降服孙悟空,只是抓了一些小妖,这里面还不包括猴妖。
此时观音菩萨给玉皇大帝出主意,让二郎神去抓孙悟空。观音菩萨深知"一物降一物"的道理,二郎神手下是"草头神","草头神"似乎可以降住猴子,结果花果山大败,孙悟空在二郎神、太上老君的钢圈以及哮天犬明斗和暗袭下,孙悟空被擒。
二郎神将孙悟空绑到天庭,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最后还补充了一句"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也就是说,太上老君所炼成的丹药,是用孙悟空这种活生生的性命所炼的。
而接下来,为了奖励二郎神,玉皇大帝赐给二郎神"还丹百粒",也就是说,这百粒丹药,很有可能就是百十条性命。
在封建统治者看来,百姓的命是不值钱的,他们看重的是百姓身上的价值,也就是"丹"。有时候,封建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牺牲百姓性命的,百姓也只是可以随意赠送、赏赐的"物品"。
所以,这段故事表面上是写孙悟空与天庭、二郎神的故事,实际上讽刺的是当时封建统治者对待百姓冷漠的态度。这样的讽刺,封建统治者会允许流行吗?肯定不会。
再来看孙悟空和如来的对话就更加明显了。如果你是皇帝,看到孙悟空所说的话,也会禁了这本书。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且看《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这一回,说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被太上老君暗器所伤,加上二郎神的哮天犬,终于把孙悟空困住了。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孙悟空再次逃过一劫,出来后把天宫搅得天翻地覆,是谓真正的"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无奈,只得去请如来。
在如来与孙悟空对话时,如来说玉皇大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年劫修长,训斥悟空出此大言。可是孙悟空却满不在乎地说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要让玉帝搬出去,自己住进天宫!
这话放在当下无所谓,但是在封建时代,这可是有谋反的嫌疑,任何统治者都不会容忍这样的话语。更何况,孙悟空说这话还明显带着威胁的口吻:"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活脱脱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口吻!
所以,《西游记》在明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禁书,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原因。《西游记》用浪漫的神话故事,无情地嘲讽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无耻面目,引起了他们的恐慌。
有些书是可以越看越厚的,《西游记》便是这样一本书,越往深处看,越感觉内容厚重,原来包含了这么多的道理!
很多书,不能只看别人的评论,只有自己看原著,才能明白书里到底在讲什么。比如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问题,有人说《西游记》崇佛抑道,可实际上认真读下去,发现书里并非如此。比如如来在去天庭收伏孙悟空前,曾经对众佛说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佛讲众生平等,可是在书里,佛家的等级更加森严。
很多名人都喜欢读《西游记》,比如鲁迅评价本书"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清代著名学者张书绅评价本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连法国文学家艾登堡也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见《西游记》的影响是多么广泛!
读《西游记》想要理解得更深怎么办?这里推荐李卓吾点评的《西游记》。李卓吾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明朝的官员,提李卓吾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提起李贽,很多人就知道了,中学历史课本上曾经出现过他的名字。
虽然《西游记》在明清是禁书,但是也有相对宽松的时期。李贽点评过很多名著,他点评的书籍很有参考价值。他的思想性也没得说,评价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便是李贽。这本李卓吾点评的《西游记》,上下两册,参加六一八的活动很实惠,用很少的钱换来一个思想家的对话,确实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