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名优产品大聚会 总台元宵晚会西藏特产火出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名优产品大聚会 总台元宵晚会西藏特产火出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ibetcul.com/news/jj/46671.html

2025年元宵晚会现场展示了来自西藏各地的名优特产,从拉萨的切玛到山南的泽帖尔,从阿里普兰的雅琅晶工艺盘到昌都的类乌齐牦牛,从日喀则的青稞饼到那曲的“长江第一滴水”,再到林芝的苹果,这些特产不仅展现了西藏丰富的物产,更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拉萨“切玛”

在藏历新年,藏族人民家家户户供“切玛”。“切玛”是象征吉祥的物品,供“切玛”也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民族风俗习惯。

藏历新年期间,藏族家庭会在切玛盒的左右两边分别装满炒青稞和糌粑,然后插上象征五谷丰登的“罗萨梅朵”和寓意吉祥的酥油花,愿望人寿年丰、吉祥如意。

藏历新年是西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当客人走进藏族群众家时,主人首先就会向你献“切玛”。客人应走到切玛盒前,用拇指和食指捏少许炒麦粒、糌粑,向空中连抛三次,表示先敬三宝神,尔后送入嘴中少许,面对主人说“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把剩下的吃掉,预祝新春如意,身体健康。简单而又文雅的拜年仪式完毕,大家坐在垫子上饮茶叙怀,共度新年美好时光。

山南“泽帖尔”制品

羊毛纺织品在雪域高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羊毛制成的氆氇就是西藏农牧区许多人身上最鲜明的色彩。氆氇中的上等制品,要属产自山南市乃东区的“泽帖尔”(藏语意为“泽当的氆氇”)。

历史上,“泽帖尔”被当作贡品,是高僧及达官贵人用来制作服饰的专用面料,价格不菲。“泽帖尔”的制作过程极其考究,从取材到捻线、染色,再到经纬线编织,需18道工序,全部为手工制作,即便是最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20厘米左右。

在现代纺织产品的冲击下,“泽帖尔”的编织技艺一度面临失传。

2008年,当时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的本地农民巴桑开办技能培训班,专门探访、聘请三名86岁高龄老前辈对“泽帖尔”制作技艺进行回忆、试验和研究,终将这一珍贵文化挽救成功。

如今,“泽帖尔”已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南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帽子、披肩、围巾、衣服……样式活泼新颖,充满民族特色。“泽帖尔”的生产、销售也逐渐商业化、市场化,成为热门的旅游产品、传统手工艺品。

阿里普兰雅琅晶工艺盘

普兰雅琅晶工艺盘,是承载着浓郁阿里地区文化风情的艺术珍品。

工艺盘的设计灵感源于普兰县的灵魂地标——冈仁波齐。这座山峰被视作祥瑞的象征,在藏族文化中拥有崇高地位。盘面上,冈仁波齐巍然屹立,尽显神圣庄严,山下牦牛悠然,尽显阿里地区的广袤与生机。

盘侧身着孔雀服饰的人物画像,更是点睛之笔。孔雀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起源与象雄文化紧密相连。服饰造型精巧、工艺繁杂,以孔雀为灵感,装饰奢华,宝石、金银闪烁生辉,刺绣、编织、镶嵌等技艺精湛。

盘边右侧的莲花纹,寓意吉祥清净;左侧的梅花纹,尽显独特的艺术巧思;三角纹形似元宝,寓意富贵,饱含人们对富足生活的美好向往;十字纹常用于女袍花领袍,象征太阳和生命之树,代表着慈善、与人为善的吉祥之意;锯齿纹和几何线条纹,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穿插及结构比例的精准构造,展现出艺术价值和视觉审美内涵。

这件工艺盘,将冈仁波齐的神圣、服饰的华美与纹饰的精巧融为一体,不仅工艺精湛,更是藏族文化的生动诠释,展现着阿里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传承。

昌都类乌齐牦牛

类乌齐牦牛,源自昌都市类乌齐县海拔3700米以上的天然牧场,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得益于这里特殊的生长环境和传统的放牧方式,牦牛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摄取到天然、无污染的草料及100余种高原中药材,造就了其“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独特品质。类乌齐牦牛肉以口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而著称,肉质鲜嫩、富有弹性,含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和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

类乌齐牦牛干作为牦牛的深加工产品,同样以其独特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类乌齐牦牛干由精选的类乌齐牦牛,经过智能化屠宰、剔骨、去筋、去油脂等流程后,采用现代加传统的制作工艺精制而成。配料及腌制采用传统做法,零添加,保持了类乌齐牦牛的原汁原味,食用更健康。类乌齐牦牛干口感好、味道鲜、热量高,是长途旅行、休闲小憩的首选必备。

日喀则青稞饼

西藏日喀则市被誉为“世界青稞之乡”,日喀则青稞作为高原的绿色瑰宝,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属于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肪、低糖“三高二低”作物,在世界麦类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版)》中被列为推荐杂粮,在杂粮界有“控糖能手”的称号。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农作物,不但可以作为口粮,也可以进行深加工,提高延伸青稞的自身价值,特别是青稞饼干以其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青稞香备受青睐。

青稞桃酥饼干是一种结合传统桃酥制作工艺和现代健康理念的创新糕点。它以青稞粉为主要原料,具有原料健康、口感酥脆、低糖低脂、风味独特等特点,青稞的清香与桃酥的甜香结合,口感丰富,适合追求健康饮食、喜欢酥脆口感、需要低糖低脂食品的人群。

那曲“长江第一滴水”

长江第一滴水位于西藏那曲市安多县玛曲乡境内的姜根迪如冰川。姜根迪如冰川是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一部分,这里是长江的发源地。

“朗日映冰川,涓涓不亿年。大江流万里,为有此源泉。”这首镌刻在“长江第一滴水”石碑后的《五绝·题长江源》,生动地诉说着长江的源起。

“长江第一滴水”所在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是长江的发源地和澜沧江最大支流昂曲等重要流域的水源发育区,也是世界上湿地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藏北那曲,是长江、怒江、澜沧江、拉萨河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拥有“江河源”“高原水库”“中华水塔”等美誉。长江第一滴水,是滴落成溪、融汇百川的标志性起点,启示着人们保护好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让一泓清水向东流。同时,以长江第一滴水为代表的江河源,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代表性符号。

林芝苹果

林芝属于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素有“西藏江南”之称,是西藏重要的水果产区。其中,林芝苹果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种植,2015年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当地重点打造的高原绿色无公害果蔬名片。

2024年,林芝苹果种植面积达4.02万亩,产量约1.7万吨,产值约1.65亿元。2024年4月10日,林芝苹果首次出口至尼泊尔,成为西藏第一个实现出口创收的本地水果,目前出口量可达500吨以上,林芝苹果逐步走向世界。

林芝苹果产区平均海拔约3100米,昼夜温差大、水源洁净、土壤富含矿物质、病虫害少,降水适中且与苹果生长期契合。林芝苹果生长环境优良,且种植过程中较少使用化肥农药,更符合绿色有机食品标准。相较于低海拔地区,林芝苹果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等含量更高。

林芝苹果品种丰富,有黄金维纳斯、南迦、黑钻、响富、乔纳金、红将军等特色品种,果型端正,色泽光亮艳丽,果肉细腻、香味浓郁,酸甜适口、酥脆化渣,深受消费者喜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