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的道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的道教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0913356_100051462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核心信仰,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系,更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先秦道家思想的萌芽,到汉代道教的正式形成,再到隋唐时期的鼎盛,道教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道教的历史渊源、教义体系、主要派别、神灵系统、仪轨道术、名山宫观、重要人物以及节日禁忌等内容。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

近代中国学者多数认为: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习惯上有时也称道教为道家、黄老。严格来说,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

至于“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实体。顾名思义,“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道”,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

作为一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

这样的宗教社团,与早期道家学派显然有所不同,但是道家是“道教”的上游,道家、道教的要本信仰都是“道”,我们绝不能将之妄加分割。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后期黄老道形成实体,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原始教团相继成立。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

隋唐至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社会影响极大,道教的哲学、养生术、符咒法、科仪规章也更为完善。晚唐北宋以后,道教内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出现及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金丹道派开始兴起。

到了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发生变革。在华北出现了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南方出现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净明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革新。

宣传三教合一,注重内丹修炼,是这一时期道教的主要特点。明清两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道教发展陷入停滞僵化。

近代中国道教承明清余绪,除个别时期,一直处于低谷。道教的主要教义教规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将“道”作为最高信仰,从中演化出最高经典,最上道术及最高的神灵,构建了庞大的经典道术神仙体系。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修炼的目的是得道成仙,最终目标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道教的主要教义

  1. 尊道贵德,“道”是道教信仰的核心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把《道德经》奉为经典,尊道贵德。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宇宙、阴阳和万象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德即“得”,道体现在人和万物中即是德。人和万物都是由道生由德育,所以应尊道贵德。

  2. 仙道贵生,长生成仙是道教修行的目标
    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得道就可成仙。

道教把生命看得极为重要,修道就是要长生不死,主张通过修炼来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以达到生命的永恒。

道教主张以清净无为、不争寡欲的态度对待世俗生活,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进行修炼,通过各种道术修炼,与道合一,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

道教的主要派别

元代后期,道教各宗派逐渐合流,最终形成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并立的格局,延续至今。

  1. 全真派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创立于山东宁海。“全真”意为保全本来真性。全真派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识心见性”。

元代成吉思汗曾令丘长春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道达到鼎盛。全真道修炼主旨是以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忍耻含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全真道士必须受戒方能名登仙籍。清代顺治时全真派律师王常月编著《初真戒律》,并以百日为期传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大戒。受戒者须出家住庙一定年限,信仰虔诚,受戒后发给戒碟。对违反规定者按清规进行惩处。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独身,茹素,住在道观里。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

  1. 正一派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派由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等符箓派大联合而成。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这标志正一道正式形成,主要奉持《正一经》。正一派重视符箓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受箓者称箓生,要具备一定条件。受箓后,发给箓碟。

道教的神灵系统

道教的神仙谱系复杂庞大,主要有三清、四御、星神与四方之神等。

  1. 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教崇奉的最高神。

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一般供奉在三清殿的中央;灵宝天尊居于第二位,供奉在元始天尊左边;太上老君供奉在元始天尊右边。

  1. 四御
    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玉皇大帝,位列四御之首,总管天道;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地人和世间刀兵,统御诸星;后土皇地祇,掌管阴阳生育、大地山河,与玉皇大帝分别称为天公地母。玉皇大帝是民间最受崇拜的天神。

  2. 星神与四方之神
    道教把诸星视为星君,认为北斗七星掌管人间生死祸福。斗姆元君是北斗七星之母,又称斗姥,最受尊崇。

道教称,斗姆元君是周御王之妃紫光夫人,生有九子,初生二子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后七子即北斗七星君。

四方之神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北宋时改称玄武为真武,最受崇拜。

道教的主要仪轨

  1. 斋戒
    道教崇敬神仙,注重祭祀祈祷。为表示郑重虔诚,祭祷者须清洁身心,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此谓斋戒。斋有供养斋、节食斋、心斋,以心斋为重。道教戒律有上品、中品、下品之分,有“三戒”“五戒”“八戒”等。

  2. 坛醮
    道教做道场,总是将斋戒与坛醮联在一起,故常斋醮连称。醮即设坛祭祷,主要内容为上供祭神、谢罪忏悔、上章祈祷,伴以念经、礼拜、奏乐。

坛醮可分两类:一类为清醮,如祈雨消灾、却病延年、传戒受戒、护国安民、庆祝圣诞等;一类为幽醮,如摄召亡魂、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大醮有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罗天大醮等。

  1. 礼仪功课
    道士对常人行拱手礼或作揖礼,对神仙行叩拜礼。诵经是祭祷的重要内容,念诵经文或神仙圣号,歌赞诸神真仙的功德。

日常功课一为诵经,二为修行打坐。每天早课诵《清净经》《心印经》等,晚课诵《救苦经》《元始天尊说天得道经》等。

道教的主要道术

  1. 外丹
    用丹砂、铅、汞、云母等矿物石药为原料,在炉鼎中烧炼,最后得到可以长生不死的金丹。药物原料也可以是动植物药材。

  2. 内丹
    内丹术的兴起晚于外丹术,所以借用外丹的术语。以身体为鼎炉,以精气神为药物,以意念为火候,在体内炼成神丹,凝结于丹田,从而使人长生成仙。修炼过程主要有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分道等几个阶段。

  3. 符箓
    符又称神符,是一种特殊的宗教符号,似字非字、似画非画、传达神意,遣召鬼神、驱除邪魔、治病护身。只有道教法师才能制作神符,故秘而不宣,只在师徒间私相传承。箓是天神的名册,又指奉道人的名册。

人如能登仙箓,则神仙可期。

道教的名山宫观

道教名山称为洞天福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

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重点宫观:北京白云观,辽宁太清宫、千山无量观,江苏茅山道院,浙江抱朴道院,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山东崂山太清宫、泰山碧霞祠,河南嵩山中岳庙,湖北紫霄宫、太和宫、长春观,广东冲虚古观,四川青羊宫、常道观(包括天师洞)和祖师殿,陕西玉泉院、镇岳宫、东道院、八仙宫、楼观台。

道教的主要人物

道教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有:张道陵、魏伯阳、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孙思邈、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近当代道教界的代表人士主要有:岳崇岱、陈撄宁、黎遇航、傅元天、陈莲笙、闵智亭、任法融、李光富等。

道教的主要节日

道教以与其信仰关系重大的日子和所奉神灵、祖师之诞辰日为节日。

主要节日有: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天师张道陵诞辰;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诞辰;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四月十四日,吕纯阳祖师诞辰;五月十三日,关圣帝君诞辰;夏至日,灵宝天尊诞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

道教的主要禁忌

  1. 道教认为醮坛是神灵降至之所,神圣庄严,不允许轻慢、不允许污秽的物和人进入。亲临醮坛的道士,要遵守勿饮酒,勿食五辛等诸多禁忌。

  2. “戊不朝真”的禁忌。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不能焚香、朝神、诵经,也不能鸣钟鼓、做斋醮。宫观在“戊”日前天傍晚,主殿外都会悬挂“戊”牌,以告示道众。

  3. “道不言寿”的禁忌。道教悦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所以道教徒不相互问生辰年龄。

  4. 在饮食上,道教认为牛有功,犬有义,雁有序,乌鱼有孝心,所以不得食用。全真道士则是完全不食荤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