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绿色、无公害,有什么区别?
有机、绿色、无公害,有什么区别?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有机、绿色、无公害等标签频繁出现在各类食品包装上。这些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无公害产品
“无公害产品”是仅在我国使用的名词,国外一般称无污染产品、生态产品、自然产品等等。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简言之,必须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从2001年农业部第一次发布73项无公害产品标准起,现在我国已经有超过300项无公害标准,涉及120多类农产品。
这里的标准既包括产品质量,比如食物本身的农药、微生物,重金属残留等,也包含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的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部分质量标准,高于国内产品卫生标准。所以,通过国家标准的产品也许并还没有达到“无公害”的要求。
绿色食品
和无公害产品一样,绿色产品也是我国特有的名词。
绿色产品是指:
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的统称。
绿色产品的标准比无公害产品更为严格。
我国绿色产品发展中心将绿色产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
A级和AA级在产品包装上的标志颜色不同。
左边绿底白字的是A级绿色食品,右边白底绿字的是AA级绿色食品。
A级和AA级的标准也不同。
A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和产品添加剂。
“化学合成”是指这种东西是采用化工原料合成出来的。如果这些物质是天然存在,经化学手段提取出来,或是转基因微生物合成的,或是采用酶法提取的,都不能算“化学合成”。
AA级: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产品添加剂等辅助药剂。
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要么用“天然”完全取代化学合成,要么就完全不用任何辅助药剂。
有机产品
准确来说,“有机产品”的“有机”是指“有机农业生产体系”。这个体系将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能“自给自足”,不用“额外”的干涉,比如化肥、农药等。
有机产品和AA级绿色产品一样,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和产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对土地、种子、生产过程也有明确规定。
1、生产和加工中任何原料都不能被基因工程改造过。
2、土地必须在3年内未使用过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土地之前生产过其他类型的产品,需要3年的转换期,才可以专门用于生产有机产品。
3、在产品加工中,有机产品要求取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成品中至少占比95%以上,而且成品中不得检测到任何农药残留。
所以,“有机产品”必须非转基因、农药零残留、化肥激素零使用。
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中国大陆的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
所以,从生产标准、产品认证的难易程度来说:
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