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气虚病就来了,这样灸脾气、肺气通通补回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气虚病就来了,这样灸脾气、肺气通通补回来!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1882834_121377958

你是否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容易生病,却往往找不到根本原因?其实,很多时候这可能是气虚在作祟!气虚,即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候证,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亏损。气虚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疲劳乏力、身体虚弱、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头晕、食欲不振、易感冒等。

中医理论认为,气虚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减弱所致。正气是人体抵抗外邪、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力量。当正气不足时,人体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古语有云:“气虚百病生,要健康先养气。”中医将气虚细分为脾气虚、肺气虚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补养气血的功效。对于气虚人群而言,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理方法。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人体正气,增强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补气养生的目的。

脾气虚

《脾胃论》指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气虚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乏力等症状。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则运化无力,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下面是改善脾气虚的常用艾灸穴位分享:

  1.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补脾益气的重要穴位。艾灸此穴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2.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艾灸中脘可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3.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处,是强壮保健的大穴。艾灸足三里可健运脾胃,补中益气,调节机体免疫力。

肺气虚

《黄帝内经》有云:“肺气虚则气短不足以息。”肺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声音低怯、易感冒、咳嗽无力等症状。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呼吸功能减弱,导致气短乏力。

下面是改善肺气虚的常用艾灸穴位分享:

  1.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纯补肺气的重要穴位。艾灸肺俞可缓解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症状。

  2. 太渊穴: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艾灸太渊可补肺气兼滋肺阴,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3. 合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艾灸合谷可补肺气兼理肠气,增强机体免疫力。

艾圣医皇提醒,以上穴位一般艾灸15-20分钟即可。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症状的轻重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艾灸穴位和频率。

除了艾灸外,需要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心态调整等我们可以更好地改善气虚体质重获健康体魄。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用中医古法艾灸守护我们的生命之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