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别人好尴尬?!3个技巧教你用「拒绝的艺术」圆满收场
拒绝别人好尴尬?!3个技巧教你用「拒绝的艺术」圆满收场
想要拒绝别人的邀约、请求,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吗?
也许是同事请你帮个忙、朋友的热忱邀约,感觉没有好理由就很難开口拒绝对方。
但是不懂拒绝的你,硬着头皮答应后,往往都在事后自己懊恼。
那到底为什么拒绝别人这么难呢?
他人请求,想拒绝总是比答应更令人尴尬,既害怕得罪人,也害怕伤了彼此的好感情。
因为我们在意对方,人类天生是群居生物,对于归属需求会让我们难以拒绝别人。
但是我们的时间与精神非常宝贵,花费在不喜歡的事物上非常可惜,既无法享受到那一段時間,也不能喜欢说不出「不」的自己。
这里提供3个步骤,教你如何委婉地为拒绝「找借口」,不失礼也不破坏关系,圆满收场!
别人听不懂你的拒绝吗?
你有没有遇过明明鼓起勇气说出拒绝,但对方总是能找到缝隙追问,让你招架不住只好答应?
这种情况对于不擅长拒绝的人來說很常見,可能原因是:
- 拒绝不够明确,语气太模糊
有时候我们担心拒绝会伤害对方感情,因此用模糊的语句来包装拒绝,但是语气模糊容易给人「还有机会」的错觉,或是有些人对拒绝不敏感,他们会觉得你只是一种客气,实际上还有机会。
例如:
- 「我再看看,有空应该会去吧。」
- 「可能没办法,最近有点忙。」
- 拒绝后补充太多理由,显得不坚定
当我们拒绝后拼命解释,试图让对方理解或同情,这反而给对方找到解决方案的機會。
例如:「我真的很忙,下週或许会好一点。」结果下週他们再次來找你。
- 情感勒索,让你觉得拒绝是一种错
有些人会为了让你答应,甚至会利用「你不帮我,就是不重視我吗?」这类话术让你感到内疚,进而勉强答应。
这些情况都让拒绝变得更加困难,为了帮助你更有效地拒绝对方,我们整理了以下3个步骤,让你既保护自己,也维持好关系。
3个步骤找到借口、委婉拒绝
練習拒絕,就是練習劃出清晰的個人界線,選擇對你而言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
当你学会拒绝,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能量,也让对方理解你的需求,让互动更和谐。
拒绝不一定要冷酷或直接,以下是3个技巧,让拒绝更有效且不伤感情:
- 无论如何,先致意!
收到请求或邀约想要拒绝的时候,与其让对方只留下「被拒绝」的事实,不如让对方留下「被感谢」的印象。
许多拒绝都会先说「不好意思」,但其实适当使用「谢谢」取代会更好喔!
所以拒绝的第一步:表達你的真誠與重視
比如在对方请你帮忙时,先正面回应,再说明拒绝理由:
- 在拒绝前,先表达感谢或肯定:「谢谢你来找我,我很开心你想到我。」
- 即便是拒绝,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真的很感谢你的邀请。」
- 该找什么借口?
「找借口」这件事听起来好像不怎么光彩,但如果只说:
「我现在好忙,可能没办法帮你」
「我最近比较忙,我能去就去」
这些方式都会留下许多模糊空间,也讓对方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所以找对拒绝的理由,不仅能讓雙方都有台階下,甚至還能因此拉近彼此的距離!
人情上的婉拒「金錢」胜过「时间」
根据《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发表的研究指出,当你以「金钱」为理由拒绝,更容易激起对方的同理心,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为难,例如:「抱歉,这场活动对我来说负担有点重。」
相反地,以「时间」为理由,由于「时间」则是一项較有自主權的事情,容易让对方觉得你没有把他们的邀請放在心上。
也就是说,比起「我那天没空」、「我最近比较忙」这样拒绝,这样说来得更恰当:
- 「抱歉,我最近需要多加班赚点收入,所以没办法帮你忙」
- 「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对我来说真的太贵了,所以我可能没办法参加了」
职场上的婉拒,则以「时间」为理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拒绝职场上的请求或邀约,状况会不太一样!
因为职场上比较不適合用「没钱」的理由婉拒,对专业形象的扣分,也隐性表现出工作能力差、社会地位低等等的负面观感。
因此,职场上以「没时间」作为借口,是更好的选择,例如:
- 「我最近有很多重要项目,抽不出时间参与。」
- 「我最近家里有事需要处理,没办法参加。」
- 主动提出替代方案
在拒绝前先向对方致意,并找到适当的拒绝理由以后,对方虽然不会对你有太多的负面观感,但是免不了还是会觉得沮丧,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的感觉。
所以很建议你在拒绝以后,主动提出替代方案,都可以化解拒绝后的尴尬冷场,带給对方被尊重、被在意的感受,你可以这么说:
- 「因为我假日需要轮班,所以没办法参加你的婚礼,但是等我休假再亲自去拜访你们!」
- 「那场演唱会的票价对我来说太贵了,但是我可以和你一起练习应援!」
- 「我最近的工作实在太多太忙,可能没有时间与你讨论新项目的详细内容,不如你先把资料传给我,我会抓紧空余的时间尽快看完回覆你!」
看了这么多,下次在不得不拒绝他人之前,记得先回顾以上拒绝的3个步骤,让危机化为转机!
拒绝,不是失去而是懂得选择
对开口拒绝的壓力,来自於害怕破壞關係、让对方失望。
但换个想法来看,如果勉强答应,你的情绪与表现都受到負面影响,反而是最不乐见的。
所以练习把拒绝這件事想成一种选择,它是经由你筛选、判断后,决定将时间精神花費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也是在人際关系上互相尊重、保持真誠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个人边界,学會釐清自己重视的事物!
💬 想把所有话都說得好聽 ► 推荐你《生活沟通术》
拒绝、宣布坏消息、道歉等尴尬场面该说什麼、怎麼说,都让人不知所措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套专属的说话框架、轻松组织想说的话
推荐你來《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的生活沟通术》
课程中拥有丰富的教材,心理测验、讲稿自我检核表
透过自我理解,从职场到生活都适用,让你真正自信开口说话
刘轩(2018)。大脑冲浪:你只需要一点心理学,冲破人生僵局。台北市:三采。
海蒂·格兰特(2019)。好好拜託: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 讓人幫你是優勢,連幫你的人都快樂才是本事。台北市:天下。
Grant E. Donnelly,Anne V. Wilson,Ashley V. Whillans,Michael I. Norton(2021). Communicating Resource Scarcity and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31(4), 726-745.
Aysha Imtiaz(2021). Rejecting an invitation can lead to hurt feelings. But new research suggests choosing your excuse carefully can help smooth the proc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11021-how-to-decline-invitations-without-bruising-feelings(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