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快速普及应用 赋能千行百业 便利千家万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快速普及应用 赋能千行百业 便利千家万户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tech/20250206/3fb4bf6f9d2e4a7aa7f449f7bdc76607/c.html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应用,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更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发布的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凭借卓越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感火爆出圈,迅速登上应用商店下载量榜单前列。这仅仅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2.3亿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正在持续赋能千行百业。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也正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快速普及,并深刻影响着用户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应用日渐丰富 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如今,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百花齐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网信部门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这些丰富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选择空间和差异化体验。

“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数据、更大的模型将会带来更强的能力;多模态统一大模型会越来越实用;智能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将促进大模型应用爆发。”国家卓越工程师、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说。

不仅是产品,如今,我国已建立起更加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融入实体经济 重构行业运作模式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报告显示,在交通、能源、制造、化工等多个领域,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积极开展合作,投入大量资源,共同研发各行业专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如何利用这项新兴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在化工行业新材料研发领域,科研人员过去需要依赖人工经验进行筛选目标、设计实验、报告分析等,整个研发过程要对分散在各文献、业务系统中的众多专业信息进行检索,严重影响研发效率。而基于大模型打造的知识助手能够基于自然语言提问,快速检索并回答分子特性、分子合成路线等专业知识,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查询方式,对特定分子的检索效率提升5倍以上,极大提高了研发效率。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规模大、涉及面广、场景丰富,是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重要领域。”刘郁林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和加速迭代,已经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从长期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执行操作层面,而是扩展到决策支持和战略管理层面。”报告认为,这种变革不仅会改变工作方式,还会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设计,最终可能重构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

除了工业领域,在从前“靠天吃饭”的农业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不可小觑的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2024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神农大模型2.0”,不仅包含农业知识问答、农业文本语义理解、农业生产决策推理等核心功能,更在支持图像、声音、视频、文件等多模态交互、智能化推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处理能力强大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以“AI助手”“智能助手”作为主要产品形态,并与即时通信、办公软件、线上客服、创作工具等传统互联网产品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交流、办公、创作体验。报告还提出,约1/3的用户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作为自己的办公助手。以微软、金山办公为代表的办公软件企业已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产品中,并将其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各类大模型人工智能产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极大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大数据学习使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新技术与传统通信相融合,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形成更加丰富的交互场景,提升用户体验。”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说。

除了个人生活的便利应用,基于强大的数据处理、个性化内容生成和自动化决策支持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大幅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到更为高效的公共服务。

“最近感觉贵阳的交通拥堵状况改善了不少。”一名贵州省贵阳市市民感叹。治理城市拥堵,离不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功劳。由于地形和道路条件等约束,贵阳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当地治理的重难点。为此,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企业,选取一个区域内31个重要交通节点,落地智能信控,通过充分融合互联网和贵阳本地交警数据,对路口交通流量进行感知与预测。随后,系统会动态调节每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长,在高峰期最大化绿灯利用率。

通过多项举措,该区域工作日车均延误平均下降15%,全天拥堵指数从1.7降至1.58,早高峰拥堵时长缩短30分钟,显著提升了市民交通出行体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更加智慧的城市管理决策,显著提高市政服务的效率与响应速度,从而实现城市资源分配的优化和公共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望未来,黄澄清说,从互联网治理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产品价值观应当与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尽量对齐,这样才能实现在享受人工智能成果的同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