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发!上市公司退市情况统计分析(完整版)
重磅突发!上市公司退市情况统计分析(完整版)
自2020年实施注册制及退市新规以来,中国A股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本文将从历年退市数量、2024年已确定退市公司统计、最近三年退市原因占比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A股市场的退市情况。
一、上市公司历年退市数量统计
说明:从2020年开始实施注册制以及退市新规以来,退市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2022年和2023年均超过了40家。预计2024年退市公司数量也不会低于40家。
二、2024年截止目前已确定退市的公司统计
备注:截止目前已经触及退市的上市公司32家。
假设1:今年退市的公司总数为40家(保守估计)。
假设2:新增的8家全部为交易类退市(目前面值之下的股票较多)。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我们进行原因和比例的分析。
三、A股市场最近三年退市原因及占比统计
1)2024年退市原因及占比统计
全部40家公司退市情形按照类别统计表:
说明:预计2024年全年交易类退市的公司占比将超过70%。
全部40家公司退市情形按照类别统计饼图:
2)2023年退市原因及占比统计
全部45家公司退市情形按照类别统计表:
全部45家公司退市情形按照类别统计饼图:
数据说明:2023年退市公司以交易类退市为主;财务类退市次之;这两者占比超过90%。相比2022年交易类退市占比大幅提升。
3)2022年退市原因及占比统计
2022年全部42家公司退市情形按照类别统计表:
2022年全部42家公司退市情形按照类别统计饼图:
数据说明:2022年财务类退市占比85.71%,为两市股票退市的主要类型。
四、最近三年退市原因及比例的动态分析
分年度退市情形统计表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退市原因发生了变化:
第一、财务类(黄色柱体)退市占比逐年大幅降低。
第二、交易类(蓝色柱体)退市占比逐年大幅提升。
第三、重大违法类和规范类占比较小,占比小幅波动。
动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
第一、注册制之后,退市新规2020版发布,在2022年迎来第一批财务类退市的公司。故2022年财务类退市占比较大。
第二、2023年度,明显将要触及财务类退市的个股遭到股民的集中抛售,最后导致面值退市。也就是说未到年报披露时间,尚未触及财务类退市的指标,这些股票“提前”面值退市了。这一原因导致2023年交易类退市占比大幅提升。
第三、2024年“国九条”颁布后,退市新规2024版发布,退市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坚决出清不合格的上市公司,因此增加了可能退市的股票数量。股民都清楚:一只股票确定要退市了,它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投入的钱大部分会打水漂。股民只要认为它进入了退市名单,大家就会恐慌性的抛售,结果是加速了面值退市的到来。这就造成2024年面值退市的比例进一步大幅增加。
第四、股民如何判断是否存在退市风险?主要是根据《股票上市规则》中财务类和规范类退市的指标进行判断,比如年报显示:主板营业收入少于3亿;创业板营业收入少于1亿;净资产为负或者净资产很少;本身是被实施风险警示(ST或*ST)的股票;目前被立案调查的股票;存在大额的资金占用的股票;存在内控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未在规定时间披露定期报告等。
总之,交易类退市的比例大幅增加,是退市标准执行趋严、退市节奏加快的结果。退市趋严的过程,从监管层到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散户都有深刻的感知和认识,大家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这一过程也伴随着股民心态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形势大环境的变化。“国九条”和退市新规改变了股民对风险类公司股票交易的基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