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修炼270年的金池长老,为什么成了唯一觊觎锦襕袈裟的和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修炼270年的金池长老,为什么成了唯一觊觎锦襕袈裟的和尚?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9480783_121972493

在《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中,金池长老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作为观音禅院的开山鼻祖,他修炼了270多年,却因为一件锦襕袈裟而走上了歧途。为什么这位得道高僧会成为西游记中唯一觊觎锦襕袈裟的和尚?本文将从数字解码、前世恩怨和觊觎之心三个维度,深入分析金池长老的复杂性格和深层动机。

数字解码:唐僧抵达观音禅院,为什么金池长老不多不少,刚好是270岁?

金池长老作为一个肉眼凡胎的老和尚,之所以能活270岁高龄,是因为有黑熊精的指点。而他与唐僧相遇时恰好270岁,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寓意。

唐僧是金蝉子十世转生,这是他的第十次拜佛求经之旅,也是最后一次成就正果的机会。金蝉子前九世转生,九次取经,都被沙和尚吃了九次。任务没有完成,把命留在了800里流沙河中。

唐僧被唐王选中,从长安城出发,前往西天取经时,年龄为30岁。也就是说,金蝉子前九世和唐僧的际遇相似,九次死在沙僧之手,寿命30岁左右。

金蝉子九次失利,九次被杀,即是30岁乘以9次,加起来就是270岁。金蝉子转世九次,用了270年时间。抵达流沙河,抹掉第一次转生30年的生长时间,加上金蝉子第十世转生的唐僧的30岁,正好就是270年。

流沙河与观音禅院相去不远,中间隔了个高老庄,基本算是一个地点。真相了。金蝉子第一抵达流沙河与观音禅院的时间节点,正好是金池长老呱呱坠地,落脚并修建观音禅院的时间。

前世恩怨:金池长老和唐长老是一种竞争关系,如来选择了金蝉子,金池也想成佛成圣。

唐僧的一生是被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福安排好的,以孤儿身份被金山寺正法明装老收留,从小就是个修行的和尚。金蝉子的前九世大概率也是这个路数,作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生而为僧,合情合理。金池长老同样如此,和金蝉子有着十分相似的出身和际遇。都是从娘胎里出来,命中关注定是和尚,然后都修成得道高僧。

金池长老和金蝉子,和唐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金池长老对接唐长老,金池对接金蝉,完美对接,天衣无缝。有意思吧!

金蝉子和唐僧是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弟子,大弟子又是谁?我们有理由推测,金蝉子是如来二弟子,金池长老(可称金池子)即是如来的大弟子。

西天拜佛求经计划对如来和西天灵山一派至关重要,乃是500年中的头等大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来才会选二弟子,而不是大弟子去西天取经?

大弟子不如二弟子,金池不如金蝉。二选一,金蝉子胜出,金池子悲剧了。

为什么?难道是如来偏心眼,厚此薄彼?

金池长老原本是灵鹫峰后山化龙池中的一只金眼蟾蜍,金蛤蟆,被如来点化,收为大弟子。

金蝉子的前身即是传说中谈之色变的上古洪荒凶兽,是一只吸附在菩提树上的一只六翅金蝉。机缘巧合,如来把他带回灵山,收为二弟子。

显然,金眼蟾蜍对六翅金蝉,金池子对金蝉子,后者不知道甩了前者几条街,就是骑摩托、开着飞机也追不上。

老板选人才,给予重任,能者居之,多劳多得。金蝉子胜出,金池子被无情淘汰。

金蝉子被打下凡间,派去西天取经,其实不过是如来佛祖的一个借口。找个理由,给金蝉子安排个美差,镀镀金,成就金身正果。

金池子心生嫉妒,明里暗里对如来发牢骚,指桑骂槐,工作拖拖拉拉,往后躲,一副爱谁谁的样子。如来佛祖很痛心,当老板真难,做下属的不知道体会老板的心思,光为一己之私,不为老板考虑。

既然你不愿意好好干,那就请另攀高枝吧!如来盛怒之下,大手一挥,一个大力金刚指,把金池长老弹出了灵山大雷音寺,任其自生自灭。

金池长老和金蝉子的梁子算是结上了。惹不起如来佛祖,只能把气撒在金蝉子身上:你要取经,要成佛,我也想要。看谁能笑到最后。

觊觎之心:人老心不老,唐僧路过观音禅院,金池长老终于等来了机会。

金池长老的办法是什么?半道截胡。

金蝉子出走灵山,等待时机,被投送东土,第一次转生为和尚,踏上了西天取经路。

金池长老急不可耐地在两界山和鹰愁涧前面投胎转世,顶着观音菩萨的名号,修建观音禅院。坐等买卖上门,金蝉子自投罗网。

金池长老放过了金蝉子前九世,为何?一个失去了所有记忆与神通的30岁的普通和尚,降妖伏魔的能力没有,社会阅历与江湖经验几乎为零,没个高人护法,金蝉子会顺利抵达灵山,取到真经?

放行。坐等你挂掉。果不其然,金蝉子九世转生,都被沙僧干掉在流沙河。

金蝉子的十世转生,东土大唐高僧唐僧又来了。这一次不同,这是金蝉子最后的机会,必定会全力以赴;随身还有个齐天大圣孙悟空做首席大护法,基本十拿九稳。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来佛祖特意通过观音菩萨之手赐给了唐僧一件佛家至宝——锦襕袈裟。

锦襕袈裟在身,七佛随身,诸魔不侵,不堕轮回。唐僧百分百能取到三藏真经,即将成就正果金身,成为南赡部洲之祖,人人传颂,万世流芳。

青丝成白发,金池长老从童子熬成了老头,整整等了270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嘛!

唐僧包裹里有锦襕袈裟,目标在前,金池长老却犯难了。

金池长老被称为师祖、师公与长老,实则已经大权旁落。燃灯古佛退居二线,被如来安置在藏经阁边上的一个小阁楼里;金池长老同样退休,深居简出,安顿在观音禅院的三进院的后院里。

‘前面上下禅房,有上下房院主。他们才是观音禅院现任的实力派,禅院中230个和尚、头陀、幸童与道人,分别被记录在两张簿子上。

金池长老安了个小心眼,培养了两个心腹之人,即是所谓的两个孙子辈的徒子徒孙。一个叫作“广智”’,一个叫作“广谋”,取意吉祥,“智谋”,智囊的意思。

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西游记》

如来佛祖的弟子排位有讲究,依次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金池长老居然给两位徒孙起名为“广智”、“广谋”,直接带的是“广字辈”。可见其想法之大,人心不足蛇吞象。

于是乎,就有了这样的故事发生。

金池长老摆出来宝贝物件,挑衅唐僧;广智广谋从中配合,拿出来七八百件袈裟,刺激取经人。唐僧不为所动,悟空却咬钩了。显摆锦襕袈裟,然后被金池长老一番恭维,借走袈裟。

广智广谋不愧为金池长老精心栽培的心腹。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广智提议除掉唐僧,广谋提议火烧观音禅院,一把搞定师徒二人。死无对证,人不知鬼不觉。如此,锦襕袈裟将永远属于金池长老,凭此可以修成正果。

金池长老自以为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怎能逃过美猴王的火眼金睛!悟空借来广目天王的辟火罩,罩住唐僧所在的禅房。唐僧没事,观音禅院失了大火,损失严重。

唐僧没死,悟空没挂,锦襕袈裟不翼而飞,被黑熊精偷走。赔了夫人又折兵。金池长老的如意算盘落空。无言再见江东父老,没法给观音禅院230名弟子一个交代,更没办法把锦襕袈裟还给唐僧。

金池长老得罪的不止观音禅院的同事,上下房两位院子主,也不仅是金蝉子和孙悟空,还有观音菩萨,乃至如来佛祖。彻底认栽,为时已晚。一头撞到老南墙,金池长老羞愤难当,自杀谢罪。

没办法。谁叫唐僧是“金蝉”,是六翅金蝉,金池长老只是一只“金眼蟾蜍”——“金蟾”不是“金蝉”,玩个谐音梗可以,认真你就输了。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活了270岁,光长岁数不长记性,金池长老又怨得了谁!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大浪淘沙梦幻景,空见长江水自流。知天命,守天时。且卖桃花换酒钱,与君共享乾坤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