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容易被忽视的缺铁性贫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容易被忽视的缺铁性贫血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uaihe.com.cn/NewsDetail-36184.html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症是指体内的铁含量太少。贫血是指红细胞容量不足。身体需要铁来合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可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处的物质。如果身体没有足够的铁来合成血红蛋白,体内的红细胞生成量就会过少,导致贫血。

为什么会得缺铁性贫血?

  • 需铁量增多而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身体生长期需铁量增加、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 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疾病,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罗恩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长期饮浓茶和咖啡,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下降一半左右。长期服用抑酸药物也可以造成缺铁。

  • 铁丢失过多:主要见于长期存在慢性失血问题的患者,也可出现在短时间大量失血的患者中。

如何治疗缺铁性贫血?

轻度的缺铁性贫血症状不明显,一些人只有困倦乏力、头晕,常常被患者忽视,以为只是过于疲劳,休息片刻便好导致没能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错过早期治疗。因此,一旦怀疑自己患有缺铁性贫血,应该尽早前往专业医院血液科或者内科进行相关检查,遵医嘱进行药物规范治疗。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01 膳食补铁

  • 保证健康饮食搭配,日常预防铁缺乏:血红素铁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人体对其的吸收利用率可达22%25%;非血红素铁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一般为3%5%。所以,膳食补铁最好多吃含血红素铁较多的动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牛肝、鸡肝等肝脏类食物,鸡肉、鸭肉等家禽。

  • 补充维生素,协同铁吸收:维生素B12、叶酸能促进铁的利用与吸收,促进红细胞的合成;维生素A可以保护铁离子在肠道内不被其他氧化物质破坏,保证更多的铁被肠道吸收;维生素C可以帮助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铁吸收。

  • 注意日常生活中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服用钙制剂、牛奶前后1小时内不可补铁,否则两者易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混合物,导致对铁的吸收率降低;饮用茶和咖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对非血红素类食品中铁的吸收;富含可可的食物也会抑制铁吸收,如巧克力、可可奶等;避免同时吃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等,食用此类含草酸高的食物前进行焯水,可去除大量草酸。

02 定期体检筛查

血红蛋白是筛查缺铁性贫血的最为简单易行的指标。铁缺乏或轻度缺铁性贫血症状不明显,但此时身体已经受到该病的影响,进行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身体处于铁缺乏状态。

建议早产儿在出生6个月进行血常规检查;足月儿可在出生69个月进行血常规检查。

一般缺铁高危儿童或青少年建议每年进行次血红蛋白检查;对青春期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应该定期进行血红蛋白的常规检查。

有条件的成年人及老年人,应每年进行常规体检;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定期进行血常规、铁代谢相关指标监测。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