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论:一个古老观念的现代回响
地平论:一个古老观念的现代回响
地平论,这个看似早已被科学证实为谬误的观点,为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究竟有哪些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本文将为您揭示地平论者的独特世界观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什么是地平论?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也是“地球”(Earth)名称的由来。然而,地平论的支持者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地球并非球体,而更像是一张巨大的饼,由一个平面构成。
地平论的历史渊源
地平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世界观,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都曾接受过这种观点。相比之下,地圆说的出现则要晚得多。直到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才首次以哲学的形式提出地圆说。直到公元前330年,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地圆说才开始慢慢被世界所接受。
地平论支持者的现状
令人惊讶的是,地平论的支持者数量并不在少数,而且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并非没有接受过教育。相反,很多人最初是想反驳地平论,但最终却被其理论说服,转而成为支持者。他们甚至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地平说协会,并每年举办会员交流大会。
地平论者的世界观
地平论者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是一个扁平的饼状结构。北极位于最中间,南极则是一圈厚厚的冰墙,防止海水流出,再往外则是万丈深渊。太阳和月亮的直径只有51公里,距离地面约4800公里,它们在地球上方周期性旋转,每24小时旋转一圈。地平论者还否认重力的存在,认为地球实际上是在匀速上升。
地平论者的证据
地平论者提出了200多个所谓的证据来证明地球不是球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 PS过的地球照片:他们声称NASA公布的地球照片都是经过电脑合成和篡改的。例如,2016年NASA公布的地球照片中,通过放大观察可以发现云朵形状完全相同,这在自然形成的云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 月亮背后的云:有人观察到月亮背后有云穿过,这被解释为月亮与地面的距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远,甚至有些云比月亮还要高。
笔直的地平线:在开阔的地方观察地平线或海平线,发现它们永远都是笔直的,没有弧度。如果地球是球体,地平线应该有一定的弯曲。
联合国的标识:地平论者认为联合国的标识恰好符合他们想象中的世界结构,中间是北极,外围是其他陆地,而包围着的一圈橄榄叶则代表南极。
实验与验证
地平论者不仅列举证据,还会亲自进行实验。2016年,美国特技演员麦克·休斯发起了一项筹款计划,旨在制造载人火箭拍摄地球。虽然他的第一次尝试在572米高度失败,第二次尝试也在2020年因降落伞故障导致坠亡,但这些行动展示了地平论者试图通过实证来验证自己观点的决心。
地平论者的深层动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反驳,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有人坚持地平论?地平论者自己也感到困惑。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某些组织或统治者为了掩盖一些真相,故意让人们相信地球是球体。这样,人类无论在地球上怎么走,最终都无法走出去,只要守住南极,这个秘密就永远不会被揭穿。
尽管地平论者的观点在科学上站不住脚,但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科学认知的普及和理性思维的培养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