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非遗技艺之一】马勺上的善恶忠奸
【镜头里的非遗技艺之一】马勺上的善恶忠奸
社火马勺脸谱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将戏剧脸谱绘制于木制马勺之上,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传承。
这是一截普通的桐木,和黄土一样朴实无华。然而,在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雕琢下,它幻化成一曲高古豪迈的秦腔、一段忠奸分明的历史。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社火马勺脸谱。
近日,在被贾平凹称为“花脸张”的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星的宝鸡社火脸谱博物馆,笔者定格了一截木头从平平无奇到惊艳绝伦的过程。
画马勺靠的是“谱”
——下料。一斧嵌入,一锤助力,桐木应声而开,一股木质香味便弥漫开来,桐木要被赋予新的生命。
——开凿。劈开的半圆柱体木材此时被固定在张星自制的木床子上,甩刀、圆刀轮番上场,一刀一刀,木屑翻飞中,一个木勺的雏形便脱胎而出。
——修形。从未见过弯刀的使用如此丝滑和顺畅,每一刀下去,小小的棱角变成圆润的曲线,手柄处的弧度优美恰当,不大不小。
——打磨。当你以为弯刀让马勺的形状趋于完美的时候,在工艺美术大师张星的眼中,却还远远不够。他拿出砂纸细细打磨马勺内外,直到每一处都是木头温润、光滑的手感,才停下手。
——刮腻。调制好的腻子被一遍遍刷上去,直到表面像白纸一样平整和光滑。
经过半天的忙碌,这把马勺终于到了最精彩的绘制环节。各种颜料依次摆开,几支毛笔准备停当,张星勾勒、涂抹,线条多变、图案精美,日月纹、火纹、蛙纹精彩纷呈,沥粉勾金、镶嵌等工艺让人叫绝,眼花缭乱之中,一张形神兼备、明艳动人的社火脸谱便渐渐浮现,鲜艳的颜色、饱满的形态、夸张的线条,令人拍手称奇。
这个社火马勺脸谱,记载着周秦最辉煌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人们祈福纳祥等美好愿望。为了让中国民间艺术的这一珍品传承下来,张星在数十年绘制脸谱的同时,走遍周原的大小村落,遍访民间艺人,搜集整理3000多张社火脸谱,为社火脸谱立传。
如今,在我市,像张星这样致力于社火马勺脸谱传承与推广的民间艺人还有20多个,是他们,为马勺赋予灵魂,让艺术有了生命。
本文原文来自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