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看一眼少一眼!这十大宝藏石窟,不该被错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看一眼少一眼!这十大宝藏石窟,不该被错过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4A0234C00

一千多年前,在陡峭的山林间,在大漠戈壁中,叮叮当当的开凿声不绝于耳。石破天惊,一座座石窟依山而起。于是,石窟所建之处,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


龙门石窟 (视觉中国供图)

僧侣在窟中修行,供养人在这里礼拜,往来不绝的商旅在此汇集,东西方文明在这里融合。

能工巧匠雕刻出千龛万像的奇景,最厉害的画师留下了举世无双的壁画。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左胁侍菩萨 盛唐

石窟,让千年前的回响终于变成了具象的画面,让千年后的我们得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如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所说,“石窟,看起来是审美的艺术,实际上是历史的密码。”

每一个想了解石窟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文明的不同侧面。

从古印度传来的梵音,飘向丝绸之路,“时间的幸存者”克孜尔石窟静静地伫立在绿洲旁。走进它,是另一个奇妙世界。青金蓝与石绿色构成的菱格形构图冲刷着感官,人面鸟身的金翅鸟盘旋在券顶,宝珠、法器等物品似彩带飘逸翻飞。这里是中国佛教石窟寺文化的源头,也是东方审美的殿堂。


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券顶“天相图”

往克孜尔的“下游”探去,河西走廊上的璀璨明珠正熠熠生辉。这里是敦煌莫高窟。飘逸的飞天和绚丽的色彩交相辉映,萨埵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的壁画故事更显出造像的悲悯与庄严。当释迦牟尼静静地卧在那里,端详自若的面容让人恍然,这里是佛国,也是人间。


莫高窟158窟释迦涅槃像 (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北魏王朝的工匠完成了另一幅盛世壮景。若望向云冈石窟第20窟的露天大佛,你一定会被 “上可以接高天,下可以接厚地”的皇家气魄深深震撼。举世无双的三世佛,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

窟中的雕像、柱子上可见印度犍陀罗艺术和波斯艺术的精华。它,是王朝兴衰见证者,也是政治、宗教、多元文化不断交融的理想之地。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在这个“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世界里,只看到美还不足以尽兴。一切种种都让人忍不住深入探究:

那些书上不曾告诉我们的历史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的?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转变?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唯有真正了解石窟的人才能找到答案。然而,对于这座取之不尽的宗教艺术宝库,大部分人还停留在感受美的初级阶段。即使亲身前往的人,也未必能够真正看懂。

作为包罗万象的集合体,千年石窟,十里不同风。

比如云冈石窟,就分成三期。在不同时期,云冈石窟的风格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同为北魏石窟,云冈的造像又跟敦煌的有所区别。在同一个石窟里,你甚至可以看到洞窟是北魏时期,而佛像是唐代风格的奇观。


云冈石窟第18窟东壁弟子群像

除了观看经验不足之外,更令人遗憾的是,石窟的真实面目也在时间和人为的磨砺下变得模糊不清

敦煌藏经洞的珍贵文物,有三分之二已流失国外;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因被德国探险队切割,墙壁上留下了大片的空白;

我们熟知的“露天大佛”,原本有窟门,也有明窗,但是窟门和明窗已经坍塌。


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主室右侧壁《佛说法图》局部 (蔡小川摄)

石窟,正在渐渐消失……

想要补上残缺的一角,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并做好与宗教、审美、文化、政治有关的大量的知识储备。

那些无法亲身前往、却值得一看的10大石窟,我们也为你网罗了进来:

不能错过的三大石窟: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寺文化的源头”克孜尔石窟

与莫高窟比肩的“姊妹窟”榆林窟

“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最早有明确纪年题记的炳灵寺石窟

崖壁上的“东方雕塑博物馆”麦积山石窟

三大皇家石窟之一的响堂山石窟

被《黑神话:悟空》选为取景地的大足石刻


《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