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生病的“数九天”,该如何保养?做到五“一”
最易生病的“数九天”,该如何保养?做到五“一”
1月17日,我们正式进入"四九天"。在这个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如何做好养生保健,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冬季养生的关键要点和实用建议。
中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阶段为9天,俗称"冬九九"。"三九四九冰上走",根据近30年的平均气温统计,中国有近八成的地区气温最低时段出现在"三九""四九"。
对于阳虚、老年体弱、有冬病或者夏病的人来说,养好冬是未来一年健康的基础,也是夏病冬防和冬病冬治的最好时刻。中医上认为阴气盛时,再加上低温,很多疾病都会找上门:
- 心血管疾病:降温雨雪天是中风、心梗等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冬季干燥、饮水少,血液粘稠度高,再加上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剧烈收缩扩张,会引起血压升高,诱发血栓。
- 呼吸系统疾病:受干冷空气刺激,咽炎、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出现,严重的可能导致肺炎及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发作。
- 消化系统疾病:寒冬消化系统功能易紊乱。因天气寒冷,人们多爱进补,大吃大喝增加消化系统负担,脾胃不调,便秘、腹泻等疾病接踵而至,胃炎、溃疡也容易复发。
- 其他疾病:冬季干燥寒冷,皮炎、瘙痒、冻疮、皮肤皲裂高发;气温骤降时影响关节功能,会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和风湿病。
冬天养生讲究一个"藏"字,保护阳气,养精蓄锐,衣要多添衣、护脖颈,食要多粥汤、宜温补,住要多赖床、睡午觉,行要多活动、晒太阳。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以下是一份适合寒冬的美食养生指南,重点推荐五种食材:
第一肉:羊肉
羊肉甘热,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作用。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也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脾胃虚寒所致的寒疝、产后虚羸少气等症。
第一豆:黑豆
冬天是补肾的好季节,黑色入肾,可以常吃黑色食物。黑豆,形状似肾,色黑属水又通肾,故也被称为"肾之谷",可以补肾益阴、养血明目、补虚乌发。
第一菜:白菜
白菜物美价廉、四季皆有,尤其是经过霜打以后,口感极佳,味道更加鲜美。所以,冬天是吃白菜的最好季节。科学分析表明,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第一根: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入脾、胃、肺经,具有清化痰热、消积导滞、下气宽中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食积腹胀、呕吐反酸等。冬天吃些白萝卜,有助于消食化积、清解里热。
第一果:柚子
现在是柚子大量上市的季节。它不光是含糖量较低的美味水果,其果肉和果皮也可作为中药。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归肝、脾、胃经,具有理气化痰、消食醒酒等功效。
(资料来源:新京报、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