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监测都在这里了!
护航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监测都在这里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监测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巴黎协定》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切入,详细阐述了温室气体监测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当前主要的监测方法。重点介绍了岛津公司的Nexis GC-2030仪器及其创新的喷嘴型甲烷转化器技术,展示了其在温室气体分析中的优势。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约定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郑重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落实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健全碳计量标准装置,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岛津致力于温室气体控制目标,服务构建碳排放的智能监测体系,研发了特色分析解决方案,在重复性和灵敏度方面提升明显,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如何快速稳定实现温室气体分析。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是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温室气体有30多种,京都议定书中规定重点控制的温室气体有6种,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并不相同,其中控制CO2已成为全球共同减排行动的重点之一。
温室效应示意图
2024年 UNEP, Emissions Gap Report
摘自2024年中国含氟温室气体减排努力和前景展望报告
o温室气体的危害及监测必要性
温室气体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通过监测,了解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排放源和排放趋势,为制定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监测也有助于评估减排措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减排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o温室气体监测现状
现阶段温室气体监测主要依靠高空遥感监测和地面站点监测,高空监测覆盖区域广,但前期投入成本高,监测精度较差,仍需地面监测补充完善,以便形成温室气体的立体化监测网络。气相色谱可同时分离分析多种温室气体,是地面监测的一种便捷方法。
o几种常见的分析监测方案
o温室气体分析方案特点
仪器硬件组成:Nexis GC-2030,多阀多柱系统,检测器ECD、FID,喷嘴型甲烷转化器JetanizerTM(P/N:222-30364-41)
o温室气体分析谱图和结果
图1 连续6次进样Jetanizer-FID通道色谱图叠加
图2 连续6次进样ECD通道色谱图叠加
表1. 温室气体分析应用案例结果
使用岛津温室气特色分析方案检测环境空气,8分钟内即可完成CO2,CH4,CO,N2O,SF6的精确分析,不仅满足了环境大气中4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还能扩展分析污染物一氧化碳,易用性和适用性大幅提升。
四川省某环境监测机构的专家陈老师,在谈到温室气体分析监测时说:“很高兴能使用岛津Nexis GC-2030仪器开展工作,尤其是这种创新的喷嘴型甲烷转化器搭配FID,相比常规的镍转化炉,安装简单,使用非常稳定,能满足高灵敏度监测要求,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