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汉楼市取消房价跌停板:从万和光谷项目看楼市新动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汉楼市取消房价跌停板:从万和光谷项目看楼市新动向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1A02RN100

武汉楼市近期取消房价跌停板,引发广泛关注。从万和光谷项目大幅降价的个案,到武汉楼市整体面临的压力,这一变化折射出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向。本文将深入分析武汉楼市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

武汉取消房价跌停板:从个案到政策转变

近日,武汉城市留言板收到业主反映,万和光谷项目存在大幅降价行为。该项目2022年上半年开盘时备案价为2.3万元/平方米,经过打折后降至1.9万元/平方米,目前售价更是跌至1.2万元/平方米,降价幅度高达6000元/平方米。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称,项目降价主要是因为企业与施工方存在债务纠纷,将部分房屋工抵给了施工方。施工方为了回笼资金,将工抵房进行低价出售。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商品房住房价格属于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范畴,并不违背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

这一回应引发了网友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对房价跌停板的态度转变,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的妥协。事实上,不止武汉,全国多个城市都在逐步取消或放松限价政策。今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明确表示商品房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开发企业可根据市场行情自主定价。近日,郑州市更是直接取消了商品住房价格指导。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至少已有11个城市取消或放松限价,包括沈阳、宁德、阳江、大理、珠海、芜湖、淮南等。

从限跌到取消限价:楼市调控的新动向

从当初上百个城市开启限跌,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取消限价,打开跌停板,背后是对现实的妥协。当初开启限跌令,主要是担心跌幅过大引发楼市踩踏事件,以及保房价、保卖地收入。然而,三年过去了,限跌令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全面下跌,6月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进一步扩大。其中,武汉二手房不仅同比跌幅第一,环比跌幅也位居第二。

限跌令阻碍了房企的销售渠道,导致房企无法回款,进而影响土地市场。2023年全国卖地收入仅为57996亿元,较高点时期下跌33.38%。2024年前5个月,全国卖地收入1.28万亿元,同比下降14%。

接受现实,接受降价,尽管在冷却的市场环境下,不一定能增加多少成交,但至少不会是互相僵持的僵局。楼市最怕的就是陷入僵局。

武汉房价为何不扛跌?

武汉万和光谷项目从备案价2.3万元/平方米跌至1.2万元/平方米,反映了武汉整体房价快速下挫的现状。作为GDP位居全国前十、人口位居全国前十、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第一的城市,武汉为何如此不扛跌?

客观因素:全国楼市下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销售额下降25.0%。去年商品房销量和销售额已经从“双13”跌至“双11”,而今年在去年本就惨淡的销量上进一步下挫,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去年上半年跌了五分之一,销售额跌了四分之一。




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结束,房地产销量大概率会跌至“双9”,也即销售面积跌至9亿平方米,销售额跌至9万亿。

主观因素:库存、人口与收入

  1. 海量库存:武汉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时已批准预售尚未网签的商品住房约18万套。克而瑞数据显示,6月末武汉的商品住宅库存量1638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成都。去化周期26.1个月。此外,武汉还有26.55万套的二手房挂牌量,新房与二手房加在一起,有40多万套的库存量。


  1. 人口竞争力减弱:过去三年,武汉的人口竞争力并不强悍。2022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量为9.01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八。去年只增加了3.65万人,增量掉出前十,位居全国第22位。

  1. 收入不强:吴晓波频道曾发布文章揭示武汉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指出每年100多万的大学生并没有让武汉变得像深圳一样充满创新力,反而是年轻人的青春在茫茫劳动力市场中不断贬值与挣扎。

本轮房价调整的根本逻辑,是大多数城市房价远超城市本身的支撑力、远超城市居民本身的购买力。武汉的情况,也是中西部其他主要城市如长沙、成都、重庆、郑州、西安等的缩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