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文化的持续影响
凯尔特文化的持续影响
《凯尔特人》是“暗黑历史书系”中的一本,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马丁·J.多尔蒂撰写,通过详实的历史考证和丰富的文化解读,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被误解已久的民族的真实面貌。
在古代,中国作为中央之国,历代史书多以北狄、西戎、南蛮、东夷来称呼四方的其他民族,意为蛮族。在欧洲也是这样,普遍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是所有文明的发源地,因此,与之相对的被称其为“野蛮人”,意思是他们未经开化、迫切需要被拯救。
广东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套“暗黑历史书系”,就是讲述的这些被称为蛮族的历史。这本《凯尔特人》是其中的一本。通常人们对凯尔特人的了解大多是由零星的证据或带有偏见的描述拼凑起来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凯尔特人并不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作者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马丁·J.多尔蒂回顾了凯尔特民族的历史,从凯尔特民族、社会的渊起和形成、凯尔特的艺术宗教、神话传说、在欧洲的扩张与没落,以及凯尔特人在高卢、在英伦三岛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这些方面,还原了凯尔特人的真实面目和形象。
作者认为,虽然凯尔特民族的古老语言正在走向消亡,但凯尔特社会的一些元素已经融入现代主流文化。现代社会一些传统、民俗甚至日常活动,可能起源于凯尔特民族。比如把硬币扔进喷泉或水池,以求获得好运的习惯,这可能来自于凯尔特人的一种仪式。一些传统怪物形象和异世界的灵魂,也与凯尔特神话息息相关。欧洲的许多地名原本都源自凯尔特,并且这些地方自凯尔特文化的全盛时期以来,一直都有人居住。
我们现在可以推测出“凯尔特时代”的大致起始日期,但没有明确的终点。古代凯尔特部落在一些地区被边缘化或被吞并,而在另一些地区,他们的特质却逐渐被新的文化所吸收。如今,凯尔特人也没有走到尽头,其对社会的影响仍然以广为使用和流传的语言和民间传说存在。
从凯尔特民族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起,直到今天,凯尔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进步发展。公元前400年左右,一大群“野蛮人”闯入了意大利北部。他们身材高大,声音洪亮,人人都顶着一头金发或者红发,并且十分好战。罗马的编年史学家在这些“野蛮人”身上找到了许多值得记载下来的东西。据他们描述,这群凯尔特人常常身穿衬衫和长裤,肩上披着带帽子的斗篷,所有的衣物都拥有精细的做工和鲜艳的颜色。他们还用石灰和水的混合物洗头,使头发变得坚硬和锐利。这样的造型,以及那引人注目的小胡子,都使这群“野蛮人”看起来异常凶猛。
这是很早关于凯尔特人的描写。“凯尔特”这个词源于希腊词汇“凯尔托伊”,与罗马人对这个民族的称呼一样,这个词是“野蛮人”的意思。虽然凯尔特人起源于何处还有待讨论,但凯尔特民族的发展路径,是可以通过前凯尔特社会和原始凯尔特社会来追溯的。
在欧洲历史当中,凯尔特人与欧洲各部落进行战争、合并与融合。最早的记录可以大致追寻到凯尔特神话与传说。这些神话都以民谣的形式口口相传。有些世代相传的神话,在中世纪时被记录保存下来。“凯尔特时代”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充满了起伏变化,也影响着后来的一切。经过数代人的更迭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苏格兰的凯尔特教堂、爱尔兰的山顶十字架,美洲的工业城市都仍然留有哈尔斯塔特文化和拉腾文化的影子。经历了许多艰难时期与其他民族的无数次入侵,凯尔特人一边适应着世界的变化,一边存活了下来,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更迭。那时的凯尔特文化本就是由早期社会文化演变而来的,这种文化演变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今天,凯尔特人的文化丰富而多样,依然影响了如今的地名、艺术、音乐、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目前仍在使用的语言和外来词汇中也有凯尔特文化的碎片。因此,凯尔特文化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引导了社会和宗教的发展,不断塑造着世界,也塑造着历史,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凯尔特人》
7.7
[英]马丁·J.多尔蒂 / 2024 / 广东人民出版社
书名:凯尔特人
作者: [英]马丁·J.多尔蒂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创美工厂
原作名: The Celts
译者: 罗茜湄
出版年: 2024-4-1
页数: 248
丛书: 暗黑历史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