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眨眼、咧嘴、耸鼻,孩子出现这些「小动作」要当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频繁眨眼、咧嘴、耸鼻,孩子出现这些「小动作」要当心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y.dxy.cn/v2/hospital/879/943464.html
6岁的欣欣(化名)半年前开始频繁眨眼,家长以为是眼睛有问题,使用眼药水后症状消失。但半个月前劳累后,她又开始眨眼,还伴有耸鼻、甩头等动作,最终被诊断为抽动障碍。经过治疗巩固,已1年无复发。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难治性。
抽动障碍的发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女之比为(3-5):1,发病率约为1%-7%。
发病原因是什么?
目前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围产期脑损伤、孕期吸烟等已被证实为高危因素。此外,抽动症状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精神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感染因素等有关。
抽动障碍都有什么类型?
运动性抽动: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如甩头、仰头、耸肩、眨眼、鼓肚子、甩手。
发声性抽动: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如清嗓子、努鼻、发吭吭声。
感觉性抽动:约40%~55%的患儿在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如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
抽动障碍可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等
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
抽动障碍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
- 阿立哌唑
- 可乐定透皮贴
非药物治疗
- 心理治疗
- 神经调控
- 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家庭治疗
- 免疫治疗
- 中医中药
共患病治疗
治疗的个性化
- 轻症:心理疏导,密切观察
- 中重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 难治性: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其他治疗
注意
因需要与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等疾病鉴别,建议正规医院专科就诊!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园
热门推荐
深秋多给孩子吃这五道菜,简单易做,营养加倍
如何提高看守所安防系统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2024物流工程专业院校全国排名榜及就业前景分析
女生无法抗拒的1㎡梳妆台,这样设计,好看实用又省空间
新春走军营丨节俭过年,倡导一种更务实、有内涵的过节方式
10式坦克相较于90式坦克,为何自重大幅减轻
B站十大必看番剧盘点,总有一部戳中你的心!
考勤机系统有哪些常见的硬件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曼联陷入困境,管理层应正视核心问题
dp接口转hdmi会损失清晰度吗
2025年眼科收费项目明细:眼科医院做检查项目/手术项目费用参考!
家庭自制中药丸:从药材准备到成形的完整指南
A股再现期股联动!受氧化铝投产预期带动,烧碱主力合约一度涨超5%,多股涨停
车的eps亮了是什么原因?如何诊断和解决eps故障?
如何高效设置各系统截图快捷键,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红细胞压积偏高?了解原因及健康管理策略!
发现身边的情感寄托:哪些物可以托物言志?!
如何用人工智能做英语题
掌握科学有效的面部清洁护理技巧,改善肤质焕发健康光彩
如何查看论文被哪些数据库收录
历代影级强者实力对比?火影并非全是最强
直布罗陀: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人学英语150年 “秘史”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未来,人类怕吗?
黄金分割之美:绘画构图中的完美比例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略与决策
数字赋能黔山贵水人气旺: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观察
多所高校宣布“转专业自由” 人才培养模式迎来新调整
西安交通大学王牌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全国第一,前景广阔
曼联陷入困境:如何破解英超最差开局,重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