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引入碳权交易制度以促进企业减碳,谨慎评估市场开放
韩国引入碳权交易制度以促进企业减碳,谨慎评估市场开放
韩国引入碳权交易制度以促进企业减碳,并谨慎评估市场开放。2023年,韩国碳权价格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这不仅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也反映了企业减碳成果超出预期。韩国政府为实现减碳目标,对碳权市场开放对象持谨慎态度,预计从明年起全面开放券商入场,这有望推动碳权市场价格上涨。
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韩国自2010年起实施温室气体目标管理制度,最初仅是单纯限制企业排放量,若企业无法达到目标减碳量将被罚款。然而,这种做法缺乏激励企业自主减碳的机制,因此韩国于2015年引入类似欧盟的碳权交易制度,尝试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自主减碳。
韩国与欧盟碳权交易市场的最大差异在于:韩国碳权交易体系覆盖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74%,远高于欧盟的水平。此外,韩国为了促进企业实质性减碳,对市场参与对象的开放程度非常谨慎。初期仅限实际排放企业及少量金融机构参与,以避免产业过度利用金融交易制度规避减排责任,同时减少过多买家涌入市场推高价格的风险。
负责碳权交易工作的韩国交易所表示,韩国政府在引入交易制度时设定了长期规划,至今可视为示范和适应期,参与者主要是产业界。在初期配额充足的情况下,整体市场偏向“卖家市场”,需求不高导致市场价格偏低。这解释了为何韩国碳权价格在2023年跌至历史最低点,与同期持续上涨的欧盟碳权价格形成鲜明对比。
主管碳权交易的韩国环境部指出,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韩国碳权价格较低可能反映了企业减碳成果优于预期,因此没有购买碳权的需求。此外,COVID-19疫情期间及之后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工厂减少生产导致排放量下降,碳权需求与价格自然随之下降。近期随着产业需求复苏,碳权价格已出现回升迹象。
为了进一步激活碳权市场,韩国政府于去年9月召集相关部门拟定“碳权交易市场活化方案”,计划逐步开放证券公司乃至个人参与碳权交易。今年以NH投资证券作为示范企业率先建立代理交易系统,预计明年起将正式扩大至所有证券公司,后续将根据情况谨慎制定开放个人进入市场的时机和措施。
韩国交易所说明,随着间接投资者进入市场,碳权需求量将上升,有望平衡目前供过于求的状况,使市场价格达到更合理的稳定水平。预计明年开放金融机构加入后,将推升碳权价格。
韩国环境部指出,温室气体减排“国家自定贡献”(NDC)目标初期设定的减排率较低,后期将大幅增加。企业能够预期未来减排需求,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企业减碳速度跟不上目标,需求增加可能导致碳权价格上涨。
根据《巴黎协定》,包括韩国在内的缔约国需定期提交NDC目标。韩国最新设定的目标是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2018年水平的60%以下,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通过引入代理交易制度,首先最直接的效果是提高国内企业进行碳权交易的便利度,增加市场参与度及交易量。从中期来看,随着交易活跃度提升、市场参与者增加,有助于碳权市场价格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但韩国交易所也指出,韩国碳权交易制度最初并未考虑让金融机构参与,现在为开放市场,必须召集相关单位重新拟定制度,规避相关风险,企业也需要时间重新适应。如果是在较晚才引入碳权交易的市场,从一开始就考虑让金融机构参与的制度设计,可能有助于市场更快稳定。
资料来源:中央社
图片来 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