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哮喘不可轻视!专家解读诊断治疗新共识
轻度哮喘不可轻视!专家解读诊断治疗新共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时不时咳嗽、喘息,但症状并不严重;偶尔胸闷气短,但很快就能缓解;运动后会有些不适,但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可能就患上了"轻度哮喘"。别以为症状轻就不当回事,轻度哮喘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轻度哮喘这个"看似温和实则凶猛"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轻度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这份共识汇集了众多呼吸科专家的智慧,为我们带来了轻度哮喘诊疗的最新指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轻度哮喘:不可小觑的"小恶魔"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短,有时还会伴有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患者的气道会出现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对各种刺激特别敏感,容易产生痉挛和收缩,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在所有哮喘患者中,轻度哮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高达50%~75%。这意味着,每两个哮喘患者中就至少有一个是轻度哮喘!
那么,什么是轻度哮喘呢?简单来说,就是症状较轻,发作频率较低的哮喘。具体来说:
- 症状每天发作不到1次
- 可能会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
- 夜间哮喘症状每周不到1次
- 肺功能基本正常
看起来似乎不太严重,对吧?但别被它"温和"的外表骗了!轻度哮喘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数据显示,接近1/3的哮喘死亡病例发生在轻度哮喘患者身上。
小王(化名)今年28岁,平时偶尔会咳嗽、胸闷,但症状都不重,也没当回事。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喘不上气来。家人紧急将他送到医院,经过紧急救治才脱离危险。经检查,小王被诊断为轻度哮喘,这次是因为接触了过敏原引发了严重的急性发作。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轻度哮喘虽然平时症状轻微,但一旦遇到诱因,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急性发作。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轻度哮喘的"庐山真面目"
轻度哮喘虽然症状较轻,但其本质与中重度哮喘是一样的。它们都涉及到基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等多个方面。
在轻度哮喘患者体内,气道已经开始发生炎症反应。虽然症状不明显,但气道的结构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
- 气道上皮细胞层开始消失
- 纤毛柱状细胞遭到破坏
- 黏膜下血管增生
- 支气管平滑肌增生
这些变化就像是埋在气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轻度哮喘患者中,以T2型气道炎症较为常见。这种炎症与过敏反应有关,了解这一点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很重要。
轻度哮喘有多常见?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GBD)的估算,全球哮喘患者高达3.58亿。而在我国,据中国肺部健康研究(CPH)显示,20岁以上成人哮喘患病率为4.2%,估计患者数量达4570万。
那么,轻度哮喘占多少比例呢?虽然目前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现有调查,轻度哮喘约占哮喘患者总数的50%75%。也就是说,在4570万哮喘患者中,可能有2285万3427万是轻度哮喘患者!
更值得关注的是,轻度哮喘患者的控制状况并不理想。一项意大利的研究显示,轻度哮喘患者中:
- 仅13.7%完全控制
- 51.0%控制良好
- 35.3%控制不良
在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一项调查显示,在轻度哮喘患者中:
- 治疗依从性良好的仅占12.6%
- 达到良好控制标准的仅为14.2%
这意味着,大多数轻度哮喘患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控制。这无疑增加了疾病进展和急性发作的风险。
轻度哮喘的诊断: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轻度哮喘的诊断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轻度哮喘的症状通常较轻,很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会认为"就是偶尔咳咳,没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延误就医。
其次,轻度哮喘的症状有时并不典型。除了常见的喘息、气短外,有些患者可能只表现为反复咳嗽或胸闷。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
再者,轻度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可能看起来正常。这就需要医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那么,如何诊断轻度哮喘呢?医生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症状:
-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短、胸闷或咳嗽
- 症状每天发作不到1次
- 夜间症状每周不到1次
(2) 肺功能检查:
-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的80%
- PEF(呼气流量峰值)≥个人最佳值的80%
- PEF变异率<30%
(3) 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于症状不典型或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这个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气道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
(4)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这项检查可以反映气道炎症的程度,对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都有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轻度哮喘还包括一些特殊类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这些类型的哮喘症状不典型,更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李阿姨(化名)今年55岁,近半年来总是觉得胸闷,但没有明显的喘息或气短。她去过几次社区诊所,医生都说可能是更年期反应,开了一些调理身体的药。但症状一直没有明显改善。后来,李阿姨到大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才被诊断为胸闷变异性哮喘。经过规范治疗后,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症状,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
轻度哮喘的治疗:小病也要大治
既然轻度哮喘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那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最新的专家共识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治疗方案。
首先,治疗的总体原则是:及时诊断、早期干预、规范管理。
具体来说,轻度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
- 首选: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 或者:低剂量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单纯使用SABA已不再推荐作为轻度哮喘的常规治疗。因为SABA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控制气道炎症,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
(2) 非药物治疗:
-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
- 戒烟
- 保持适度运动
- 控制体重
(3) 教育和自我管理:
- 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
- 掌握正确的用药技巧
- 学会识别和应对急性发作
- 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轻度哮喘(如CVA和CTVA),治疗方案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轻度哮喘的管理:持之以恒是关键
轻度哮喘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 坚持长期治疗:即使症状得到控制,也不要擅自停药。要遵医嘱坚持用药,定期复查。
(2) 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日常用药、急性发作处理、定期复查等内容的个性化管理计划。
(3) 学会自我监测:可以使用哮喘日记或手机App记录症状、用药情况和峰流速等指标,帮助及时发现问题。
(4) 定期评估和调整: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5) 重视心理健康:哮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要及时寻求帮助。
轻度哮喘的预防:未雨绸缪保平安
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对于轻度哮喘,预防工作同样重要。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识别和避免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宠物毛发、二手烟等。了解自己的诱因,并尽量避免接触。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 保持充足睡眠
-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3) 接种疫苗: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因呼吸道感染引发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肺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5) 学会应对压力: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轻度哮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它被称为"轻度",但绝不可掉以轻心。
及时诊断、规范治疗、长期管理,是控制轻度哮喘的关键。如果你有疑似哮喘的症状,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要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呵护我们的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