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会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识别与急救,关键时刻救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会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识别与急救,关键时刻救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3809164_121106842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识别与急救方法,帮助您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气道异物梗阻是指在进食或误食异物时,异物进入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救治,数分钟内即可引起窒息死亡。因此,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发生、早期快速识别并展开急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哪些人群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因食管与气道毗邻,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食物误入气道而窒息的情况,但以下人群更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1. 婴幼儿
  • 第一,婴幼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环状软骨发育不完善,当幼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或运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道内引起气道梗阻;
  • 第二,婴幼儿的咀嚼能力较差,不易咀嚼的坚果或果冻等易误入气道而引起梗阻;
  • 第三,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将各种玩具或小物件放入口中,容易误食异物,如硬币、纽扣、笔帽等等。
  1. 老年人
  • 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吞咽反应和咳嗽反射功能下降,尤其是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进食或喝水的过程中,食物或液体易被误吸入气道,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气道异物梗阻等;
  • 第二,家人在照护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时,仰卧、平卧等不当的喂食体位易出现呛咳或气道异物梗阻;
  • 第三,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如镇静类等药物可能会影响吞咽功能而增加气道异物梗阻的风险。
  1. 有呕吐症状的人群
  • 醉酒、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情况易出现呕吐反应,当呕吐量大时,呕吐物易误入气道导致气道异物梗阻,甚至窒息死亡。

如何预防气道异物梗阻?

防患于未然,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发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

  1. 应注意进食时保持坐位,养成充分咀嚼再吞咽的习惯,避免在进食时说话、大笑或运动。
  2. 家长应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大或过硬的食物,避免婴幼儿接触小件物品,以免误食。
  3.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必要时留置胃管鼻饲饮食,可减少吸入性肺炎、气道异物梗阻等风险。
  4. 醉酒、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呕吐症状的人群,应保持侧卧,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呕吐物阻塞气道,并尽早就医。

早期快速识别方法

早期快速识别出气道异物梗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观察
    如进食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呛咳、面色发绀、口唇青紫、剧烈咳嗽等症状,应警惕气道异物梗阻。

  2. 检查
    检查患者口腔及咽喉部,看看是否有异物,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旦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应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同时采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是全球抢救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标准方法。

  1.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三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我们通常会采用站立法来解决。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站在患者背后,将其腹部紧紧抱住。此时,我们的一只手需要握拳,将拳头放在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虎口朝内。另一只手则需要握住这个握拳之手,然后,需要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压迫患者的腹部。这种方法需要反复、有节奏地进行,直到异物被排出。

  2. 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三岁以下、一岁以上的幼儿,家长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帮助孩子排出异物。具体操作方法是:家长跪蹲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一手握住该手手腕,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的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这样做可以利用膈肌上升的力量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家长要立即放松手臂,然后重复该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3. 一岁以内的婴儿
    因为婴儿的胃、肝脏、脾脏相对较大,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不适用,急救手法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在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用力向下冲击性地拍5次,约1秒1次;若拍背5次仍然不能将阻塞物排出,就开始压胸法,将婴儿夹紧翻转过来,令婴儿的背部仰卧在急救员的前臂或大腿上,用手支撑头颈部,婴儿的头朝前、朝下,然后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婴儿胸廓上两乳头连线下约1指的位置,快速压迫,压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约为小婴儿胸廓的1/3或者1/2,重复压迫5次,大约1秒1次,如此反复5次一交替,直至异物冲出。
    如果发现异物已经在婴儿的唇边,要小心将其取出。以上操作时,一定要保证抱好孩子。另外,要保证孩子的头低脚高位置,方便异物冲出。

图文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海卫健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