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测试的两大误解:高分真的能预测未来成就吗?
智商测试的两大误解:高分真的能预测未来成就吗?
普遍观念认为,孩童智商测试(IQ Test)高分,代表聪明灵慧,出类拔萃,将来成就可期。不少家长因此早早给孩子接受测验,期望获得资优评级。然而,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何谓智商测试(IQ Test)?
智商测试起源于十九世纪,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编制的韦氏智力量表,分为幼儿、儿童和成人等不同级别,为香港教育局及考评局认可。
测试涵盖四大范畴,包括语言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及处理速度,共由十项子测验组成,计有常识、演算、词汇、理解、图像补充、图形设计、物体组合、符号、图像排列和类同。需时约两个半至三个半小时,收费约为六、七千元,报告则另加一、二千元左右,分数评级如下。
智商分數 | 評級 |
---|---|
130或以上 | 非常優秀(資優) |
120–129 | 優秀 |
110–119 | 較高 |
90–109 | 正常 |
80–89 | 及格 |
70–79 | 較低 |
69或以下 | 極低 |
智商与成就之关系
许多家长渴望子女聪慧过人,智商高分,好使学业成绩优异,将来工作出色,名成利就。可惜此乃普遍对智商测试的美丽误会,多项研究显示,智商跟成就之间的关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强烈,在许多例子中,两者甚至根本毫不相关。
(图片鸣谢:jcomp, freepik)
这些研究通常不直接以商界人士为对象,因为难以控制对照变化因素,所得结果通常不甚明确,且一项决策之好坏,每须多年后方有分晓。例如以下一项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里,跟商业经营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活动——赌马。马迷分析事实,估算赢面,决定下注目标,跟营商管理相近,也有明确的结果可供衡量。
研究人员以某家马场的马迷作为对象,根据其预测马匹胜出之能力高低,区分为专家组和非专家组。发现专家组除了预测准确度高得多之外,两组成员在许多其他层面,诸如赌马年资、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智商等,平均而言,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智商平均值和差异分布,不但相同,而且几乎跟整体人口一模一样。总而言之,专家组并不比非专家组来得聪明。
细视数据后,更发现智商因素,无助于预测研究对象是否为专家。例如一名专家组员,乃智商八十五的建筑工人,他是赌马场常客,赌龄长达十六年。有十场比赛,他全部押中头马;二十场比赛里,有五场依名次顺序买中前三名。
相比之下,一名非专家组员,是智商一百一十八的律师,几乎达到资优程度,赌龄为十五年。十场比赛里,他祇选对三场头马,前三名顺序正确的祇有一场。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表现说明,智商测验评量的,绝非认知复杂之多变量推理能力。而此种能力,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工作内容,以及成功人士所擅长的吗?
(图片鸣谢:prostooleh)
许多领域皆出现类似的结论。以棋艺为例,企业人士认为此领域非常类似商场,智商也并非预测赛绩之可靠指标。难以置信者,人们通常认为棋术是一种纯脑力较量,然而研究人员认发现,有些特级大师棋士的智商,甚至低于普通人。复杂程度不下于西洋棋的日本围棋,情况也相仿。同样出人意料的,是有些顶尖拼字游戏参赛者,语汇能力测验分数其实低于平均。
智商作用递减
即使表现与智商间出现人们普遍预期之正比关系,效果也为期不长。在初次着手新工作时,尽管高智商者的表现在开始时比低智商者较好,但随着工作时间和经验增加,绩效跟智商之关系亦递减,终至消失。
例如一项有关学棋儿童的研究发现,随着练习和技巧精进,智商预测孩童表现的准确度大幅降低,而且难以预测其进步速度。许多针对成人职场的研究,也出现类似情况。对于不熟悉的工作,智商是预测表现的适当指标,可是当该人从事某工作数年后,智商便难以预测其表现。
从另一角度再举一例,前劳福局局长罗致光的 IQ Test 分数,高达一百六十,跟当代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和爱因斯坦一样,但暂仍未见其发表重大科学理论。
上述并非否定智商之好处,至少其与学校里的优异成绩表现,关系是明显的。可是若然期盼子女,藉著高智商踏入社会后,在商场或其它领域出人头地,恐怕会教人失望了。研究结果清楚显示,智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远非像人们普遍想象的那么强,违反大多数人的直觉,高智商并非杰出成就的先决条件。
以后,还会那么著紧孩子的智商测试分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