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三个转变”精准开展村干部队伍培训
旅顺口区“三个转变”精准开展村干部队伍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大连市旅顺口区认真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部署安排,把扎实做好村干部培训作为重要抓手,聚焦培训前、中、后各个环节,在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升质效上下功夫,让培训更好地服务村干部需求,切实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摸清培训需求:从“填鸭式”到“菜单式”
旅顺口区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开展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村干部的培训需求,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有效激发了村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质量安排了“红色菜单”,坚持把政治培训放在首位,宗旨意识教育必讲,通过区委书记授课、区委党校集中开展理论培训,用好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胡家村东北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等25个红色资源、爱国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同时联动配置了“师资菜单”,邀请市委党校、驻连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授课,建立了领导干部、行业专家和村级典型师资库,为村“两委”、致富能手、35岁以下村干部等集中培训分类提供“师资菜单”。此外,还对口开设了“课程菜单”,涉农单位部门提供12个涉农课程,并通过街道“点单”、组织部门“派单”、职能部门“接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常态化培训。
“村书记工作室”进行分拣樱桃实践教学
创新培训路径:从“课堂式”到“现场式”
在区级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开办了小班制、定制式课堂,采取了拉出去训、请进来训、就地组训和竞争比训等多种形式。根据各村特点,按照设施农业、乡村旅游和发展集体经济区分不同路线开展实践教学,进一步明晰乡村振兴发展举措。结合日常调研督导、巡视巡察反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邀请市农业农村局业务骨干、省内优秀村书记授课,并通过拉练、实训等方式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依托区域化党建促进会乡村振兴专委会,聘请技术专家、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实地讲解,更贴近农业、农村和农民。紧扣基层工作实际,建立7个村党组织实践基地,组织“田专家”“土秀才”在实践基地开展培训。依托村党组织书记“承诺践诺评诺”机制,开展“擂台比武”,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旅顺口区农技专家开展专业培训
跟踪培训实效:从“一次结业式”到“动态跟踪式”
坚持效果跟踪、教学跟踪、责任跟踪,将村干部培训作为系统工程,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建设,从学业成果到实践成果,把培训变为推动村干部加强历练、知行合一的长效过程,为广大村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锤炼能力注入了动能、提供了支撑。培训后采取调查问卷“一课一评”的形式跟进了解参训学员学习效果,通过日常调研、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定期回评”,了解村干部培训后工作成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利用届中分析,对全区村“两委”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突出政治能力、组织动员、发展经济、矛盾调处等基本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未来,旅顺口区将继续深化“三个转变”的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村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本文原文来自旅顺口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