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继电器附件都有什么?
继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继电器附件都有什么?
继电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它通过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实现电路的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等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原理、附件及其主要作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关键的电子元件。
继电器附件
继电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静触点、动触点)。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低压控制电路包括电磁铁、低压电源和开关;工作电路则由机器(如电动机)、高压电源、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组成。
继电器的具体组成部分包括:线圈、铁芯、衔铁、止动螺钉、反作用调节螺母、静触点、常开触点、触点弹簧、绝缘支架和反作用弹簧。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它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从而在电路中实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电路转换等功能。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当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时,线圈中流过电流并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位,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通过吸合和释放,实现电路的导通和切断。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无需线圈励磁,而是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取决于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
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四端器件,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其中以光电隔离型最为常见。
继电器的主要作用
- 扩大控制范围:多触点继电器在控制信号达到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 放大: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可以用微小的控制量控制大功率电路。
- 综合信号: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可以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 自动、遥控、监测: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实现自动化运行。
继电器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没有继电器,许多电器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继电器的原理和附件有了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