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宗室制度有多严格?南北宋三百多年国祚,世袭爵位只有五个
大宋的宗室制度有多严格?南北宋三百多年国祚,世袭爵位只有五个
在大宋王朝,王爷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是否像电视剧中那样拥有实权和自由?本文将为您揭示大宋宗室制度的严格规定,以及为什么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世袭爵位只有五个。
苛刻的宗室制度
在历朝历代中,大宋的宗室制度可以说是最为严格的。与其他朝代相比,大宋的王爷们不仅不能出京城,而且整个王朝能够世袭的爵位只有五个。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源于大宋统治者对前朝教训的深刻反思。
大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宗室爵位体系,将宗室分为十二级,其中最高一级是亲王,其次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等。然而,即使是亲王的爵位,也很难世袭。根据规定,亲王的儿子只能降级为郡王,而郡王的儿子则只能继承更低的爵位。
更令人惊讶的是,大宋最初甚至没有爵位世袭制度。直到后来,才允许后周周世宗柴荣的后人和孔子的后人世袭爵位,分别被封为崇义公和衍圣公。这种做法无疑体现了大宋皇帝对宗室的严格控制。
趋于平民化的宗室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的宗室制度变得更加严格。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为了防止侄子们威胁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不让他们继承爵位的政策。即使是他的儿子们,也没有被授予应得的爵位,而是被授予官职,与通过科举考试的臣子们一样,领取朝廷的俸禄。
宋真宗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宗室的控制,规定宗室子弟不能到地方任职,只能留在京城。如果出了五服,才可以离开京城。这种政策导致许多宗室成员逐渐平民化,甚至有些人的父亲几乎就是普通人。
世袭的爵位
尽管大宋的宗室制度非常严格,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是允许世袭爵位。宋神宗时期开创了世袭先例,将他的叔叔赵宗晖封为嗣濮王,并允许其世袭。此后,宋孝宗、宋理宗和宋度宗也相继设立了嗣秀王、嗣荣王、嗣沂王等世袭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宋神宗还从赵匡胤的后代中选择了一位德行最好的人封为安定郡王,并允许其世袭。与其他世袭爵位不同的是,安定郡王的继承人可以是赵匡胤的任何后代,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方式。
结语
虽然大宋的王爷们受到诸多限制,但他们的生活还是得到了保障。正如古人所说,“厚养而不用”,大宋的宗室成员虽然不能参与政务,但可以在京城过上优渥的生活。这种制度既体现了皇权的集中,也反映了大宋统治者对宗室的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