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成功实施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
百色成功实施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
2月8日晚8时20分,经过69小时的救援,一名失联人员成功获救。(韦超才摄)
救援队员装载潜水器材进洞。(韦超才 摄)
2月8日,在百色市田阳区洞靖镇那峨村活旺河源头溶洞内,经过百色市公安、应急、消防、急救等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成功救出失联的两名科考队员,成为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案例。那么,在这场惊险的救援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2月5日,一支洞穴水生生物综合科考调查队来到活旺河源头溶洞进行科学考察。其间,有5人潜入水下洞穴,当日19时返程时,他们发现有2名同伴失联后,立刻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救援。百色市、田阳区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联合开展救援行动。
“由于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不是很清晰,我们只能沿着隐隐约约感觉有回应的方向进行搜寻。”负责救援指挥的百色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副支队长梁良说。地形复杂、能见度低、作业空间狭窄,这是洞穴潜水救援普遍面临的困难。
此次救援的洞厅宽度大,水深超15米以上,水下暗流涌动,救援队使用5个200米的大线轮从洞口往水下布置引导绳,在黑暗水域上下左右来回搜寻。幸运的是,经过4个多小时洞穴潜水搜救,2月6日4时30分许,救援人员在水下16米处的溶洞气室内,发现第一名失联人员周先生,历经1.5小时将其成功救出溶洞。但另一名失联人员小周仍然下落不明,情况十分危急。
救援工作进入第3天,救援队逐步扩大溶洞水下搜救范围,队员们先后10余次下探,共排查10多处水下空洞穴,但仍未发现小周的踪迹,此时距离他失联已经超过60个小时。在洞口,不少人焦急地等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2月8日18时50分许,奇迹终于出现!救援人员在水下28米处溶洞气室内发现失联者小周。
“当时我正在水中仔细搜寻,突然看到一只手出现在眼前。我意识到被困者还有意识,赶紧上去辅助他,将他带到安全的区域。”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勤务救援大队队员吴星昊说。
由于小周3天未进食,又长时间处于密闭黑暗空间,他的身体极度虚弱。救援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后,开始安全撤离。20时30分,小周被成功救出溶洞,并送往田阳区人民医院观察治疗,生命体征正常。
百色辖区内拥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每年都吸引各地科考团队前来探索。然而,一些未开发的天然溶洞内部环境复杂,存在不可预知的危险。洞穴潜水成功救援的案例极为罕见,且常人在洞潜失联超过60小时后,生还的可能性较小。
69小时,一场紧张而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取得圆满结局,救援人员从死神手中抢回两条生命,创造了在极端环境下守护生命的奇迹。
本文原文来自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