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油”毒品是什么?吸食后有何副作用?
“太空油”毒品是什么?吸食后有何副作用?
香港特区政府于2月14日修订《2025年危险药物条例》,将俗称“太空油”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Etomidate)及3种类似物列为毒品,即日生效。管有和服用最高可被判监禁7年及罚款100万元。
“太空油”的依托咪酯是一种镇静剂,以往为《药剂业及毒药条例》下的第一部毒药,需要医生处方,非法供应或使用最高可判罚10万元及监禁2年。特区政府今日刊宪《2025年危险药物条例修订令》,将依托咪酯,以及三种类似物异丙帕酯、美托咪酯及丙帕酯列为危险药物。贩卖的刑罚增至最高可被判处终身监禁,最高罚款500万元。警方自今年1月18日引入“太空油”试纸后,至今拘捕5人。
管有和服用最高可被判监禁7年及罚款100万元。
保安局早前表示,去年共缉获199宗依托咪酯个案,向药物滥用资料中央档案室呈报的滥用个案,有300宗与“太空油毒品”相关,当中226宗涉及21岁以下的青少年,当局已将“太空油”重新命名为“太空油毒品”,以明确告知公众其作为毒品的毒性及祸害。
“太空油”是什么?有何成份?
“太空油”是一种有害烟油,通常透过电子烟或蒸气装置吸食,主要成分为依托咪酯,一种在医学上用作麻醉的药物,属受法例管制的第1部毒药。不法分子亦会将依托咪酯与果味甘油混合,制成电子烟弹,吸引年轻人吸食。
除此之外,保安局禁毒处指“太空油”亦可能混入大麻、K仔(氯胺酮)、冰毒(安非他命)等受条例管制的毒品。吸食“太空油毒品”会令人上瘾,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等同吸毒。
“太空油”是一种有害烟油,通常透过电子烟或蒸气装置吸食,主要成分为依托咪酯。
为什么叫太空油?
“太空油”有这样的名称,有传依托咪酯吸食后感觉像在高空飞行,故有此的得名。不过,医衞局局长卢宠茂曾表示“好憎”这个名字,认为有美化之嫌。
“太空油”何时在香港出现?
“太空油”自2019年疫情后在香港出现,而从2023年起有本地年轻人开始吸食。“太空油”为21岁以下青少年最常被吸食毒品的第3位。截至去年11月,警方收到141宗相关案件,拘捕206人,年龄最小为12岁。
“太空油”从何而来?
海关关长陈子达早前表示,2024年共破获19宗有关“太空油”的案件,而检获的依托咪酯,最多可制成超过7万多粒太空油烟弹;他透露“依托咪酯”原材料大部分由印度入口,亦有旅客以手提行李入境。“太空油”购买渠道主要在是社交网站,最平200多元便有交易,基本上以烟弹形式出售。
“太空油”自2019年疫情后在香港出现,而从2023年起有本地年青人开始吸食。
太空油与电子烟有何分别?
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指,电子烟是一种电子装置,利用通电的线圈把电子烟油加热成气雾,让使用者吸入。“太空油”是电子烟油,利用电子烟加热,并将其转化为蒸气的装置。简言之,“太空油”是液体,电子烟是设备。
“太空油”通常使用在电子烟设备中,但与一般的电子烟油有很大区别。前者吸食后有噁心、嗜睡、身体僵硬等现象,后者仅提供尼古丁的刺激。
吸食太空油会上瘾吗?
“太空油”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是镇静麻醉剂,老鼠实验证实可致上瘾。有社工和前线警员称有吸食者形容试吸后会“追住食”。
过量吸食“太空油”,轻则出现颤抖、头晕、站立不稳、东歪西倒。
吸食“太空油”有何副作用和危害?
“依托咪酯”具有麻醉功能,吸食者会出现不少副作用,如意识和行为无法自主控制,身体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抽搐,身体亦可能感到发冷及全身痕痒,并出现眼中出现黑影、重影等情况。吸食者处于迷幻状态,意识涣散,无法正常判断环境和行为的危险性,从而引发意外,例如过马路时可能因意识不清而发生交通意外,或在高处活动时不慎堕楼。
过量吸食,轻则出现颤抖、头晕、站立不稳、东歪西倒;严重则会产生幻觉、脾气暴躁等,影响情绪、思维和行为举止,对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同时也容易引起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等,严重可致死亡。长期吸食太空油亦可导致压力贺尔蒙不足,并使人体对流感和伤风的抵抗力下降;同时亦可引发低血压、低血糖,甚至可能导致休克。
主要副作用:
●无法自主控制行为
●身体肌肉不自主抽搐
●感到发冷或痕痒
●眼中出现黑影或重影
●意识迷幻涣散
●脾气暴躁
●对流感伤风抵抗力下降
●引发低血压、低血糖
有社工和前线警员称有吸食者形容试吸后会“追住食”。
若“太空油”中添加冰毒、可卡因等毒品,吸食的危害更难以预计,长期吸食可致沉溺上瘾,其成瘾性大于传统烟草,进而产生戒断反应,又会引起恶心、失去知觉、昏迷、失忆、情绪变化和癫痫,严重更可致命。
香港中毒控制中心毒理学参考化验室顾问医生张耀君表示,滥用依托咪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交通意外,甚至令使用者成为盗窃、侵犯或强奸的受害者,显示“太空油”的潜在致命风险极大。香港在去年亦至少有3宗疑似因“太空油”导致死亡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