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中的等闲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中的等闲是什么意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uebaike.net/new/470efb1726531922.html

“等闲”在古诗中通常指平常、普通或轻易的意思。它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的平凡无奇,或表示对某事的轻视态度。在不同的诗歌中,它可能具有不同的具体含义,但基本含义保持一致。

古诗中的“等闲”意蕴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等闲”一词频繁出现,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色彩。

“等闲”的多重含义:

“等闲”一词在古文中通常具有以下几种含义:

  • 寻常、平常:指普通、不特别的事物或行为。

  • 轻易、随便:表示不费力或不经思考的行动。

  • 无端、平白:意味着无缘无故或没有明显原因。

《春日》中的“等闲”:

朱熹的《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一句,通过“等闲”传达了春天的普遍存在和易于感知的特性。这里的“东风面”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诗人用“等闲”来形容人们在春天里轻易就能领略到的自然之美。

相关文化背景:

泗水,位于山东省,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诗中的提及暗含了对孔子教化的怀念。而“万紫千红”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活力。“东风”在这里不仅是春风的代名词,也隐喻了教化和仁政的力量。

“等闲”在其他诗词中的应用:

在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诗警示人们不要虚度光阴,要在年轻时有所作为,以免老来后悔。于谦的《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则表现了石灰在高温下不屈不挠的精神。钱起的《归雁》中,“潇湘何事等闲回”则描绘了大雁无端返回潇湘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

“等闲”的文化意蕴:

“等闲”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和哲理。它作为形容词,常常用来描绘那些不经意间就能体会到的美好或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