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伤膝盖的动作,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一个很伤膝盖的动作,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人的一生会养成无数个习惯,其中有一些习惯不知不觉就会了。比如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多站一会儿,就会有股神秘力量开始引诱我们。在民间,这种蹲姿也被亲切地称为:“吗喽蹲”。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动作看似松弛,却“暗含杀机”。据不完全统计,晚8点后的地铁站是最容易抓获“吗喽蹲”人群的地方。他们的统一蹲姿是:双脚分开、脚跟着地100%,臀部和后脚跟呈60°角几欲贴近。
有时,也常搭配目光涣散,一脸被吸干了阳气的表情。这种蹲姿在马路边吃东西的人群中也很常见,石墩子上玩手机的人也是“吗喽蹲”的多发群体。
为什么有人喜欢“吗喽蹲”?这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人在蹲着时感到的放松并不只是心理错觉,还具有生物学原理。这关乎两个因素: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付出了不少代价:重心升高,支撑面变小。为了维持直立,除双脚以外,腹部/背部也都要发力,站着自然就累。但蹲下就不一样了,你只需下肢发力,整个上半身都得到了解放。加上身体重心降低,臀部和双腿形成三角支撑,这省力程度,堪称“省上加省”。
但这门让人省力的艺术,却会让膝关节压力+10+10,成为膝盖最害怕的蹲姿。要知道,压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蹲着时你感到的“舒服”,不过都是假象,本质还是把双脚承受的重量甩给了膝关节。有数据显示:当人在蹲坑姿势时,髌股关节承受的负荷是站立时的16倍。同时,蹲姿也和跪姿一起被证明是膝关节疾病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一个人如果每天蹲或跪超过2小时,患上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将比普通人群增加2倍。
那么,怎么蹲才能不伤身?专家建议,还是得少蹲,减少下蹲频率才是治本。实在不行,以下几个办法可以尽可能减轻危害:
- 甩腿运动:坐稳后,保持膝关节在座椅范围外,整条腿用力绷直、保持水平,同时用力勾脚尖,坚持抬高腿30秒,放松5秒,然后重复进行。这个锻炼可以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让膝盖更强壮、耐用,预防膝关节疾病。
久蹲慢起:在一些必须久蹲时刻,比如长时间如厕,最好在起身时缓慢站立,也可以先坐位休息1~2分钟再恢复站姿。
间歇性蹲立:每蹲一会儿就站一站,站站蹲蹲,在当人和当“吗喽”之间选择了半人半喽“蹲站起立”。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就是:“‘吗喽蹲’虽爽,不要贪多”。毕竟,不护好膝盖,哪有力气继续蹲蹲呢?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