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详解慢阻肺防治:从“治重症”到“防未病”的中国方案
钟南山院士详解慢阻肺防治:从“治重症”到“防未病”的中国方案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着大量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钟南山院士在CCTV《健康中国》节目中,分享了他半个世纪以来在慢阻肺领域的研究和防治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方案。
高患病率与低知晓率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达13.6%,但其患病知晓率仅为20%-30%。这意味着慢阻肺在中国就有将近一亿人中招!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更是直言重症的慢阻肺如果每年发作两到三次,大概50%的患者会在五年之内死亡,数据惊人。
吸烟与慢阻肺的关系
据统计,目前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其中男性吸烟率超过50.5%,吸烟是引发慢阻肺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至少25%的持续吸烟者发展成为慢阻肺患者。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5倍至4倍。另外根据数据分析,女性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高于男性,如今戒烟已被证明可以减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延缓病变进展。
烹饪油烟的危害
钟南山院士团队经过大量东西南北中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烧柴草做饭产生的烟雾,比抽烟更“阴险”!长期吸入=肺功能“慢性报废”。但中国科学家早有对策——减少生物燃料,推广沼气灶+改善通风,结果在3、4年内就让患病率以及它的急性发作率明显地改善,在国际上也是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
早期预防与治疗
慢阻肺早期像“温水煮青蛙”——咳嗽、咳痰、爬楼喘气,很多人以为是“老了正常”。钟南山院士团队用8年时间劝服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药(噻托溴铵)。这个在世界上第一次有人坚持做的漫长的实验,使得许多患者肺功能来了个逆袭,不少人甚至恢复正常!早干预=救命,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40岁以上建议每年一次!
中西医结合防治
钟南山院士团队研究发现,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急性发作;太极拳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半年训练,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明显增常,膈肌力量UP!
未来方向:大数据与AI
钟南山院士团队已经开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出生数据预判慢阻肺风险,实现精准医学“治未病”。
运动建议
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游泳、慢跑等。运动量不宜过多,每周3到5次,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