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城市更新中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城市更新中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hnews.cn/news/node/2024-07/31/content_7330473.htm

说起城市更新的典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福州市三坊七巷、苏州市平江路、景德镇市陶阳里……它们是充满沧桑的,每一片砖瓦都在诉说着历史上的故事;它们是富有特色的,每一栋建筑都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然而,现在许多的城市更新被人们调侃“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千城一面、万楼同形,它们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越发趋同,城市辨识度愈发模糊,传统文化的特色越发消减,现代文明的美感更是无稽之谈。千篇一律的城市更新,套上了“商业化”的保护壳,褪去了传统文化的内核,抓不住现代文明的创新活力,丢失了文化之魂、独特之美。如何在城市更新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成为许多地区的“必答题”。

“立体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城市的老街区、老厂房是传统文化的“窗口”,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留下了岁月的斑驳痕迹,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延续了城市的精神价值,凝聚着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注重对老建筑的保护,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细文章,实施立体保护、多元规划,不搞大拆建、不搞大开发、不搞千篇一律,坚持宜留则留、以故为新、修旧如旧,留存好最原始、最自然的历史风貌,重现千年前的文化场景,重新激活传统文化的力量,以千年文脉、地域文化推动城市发展。

“塑魂创形”激发文化活力。如果说传统文化是城市的根基,那么现代文明就是城市的枝叶,根深才能叶茂,枝繁叶茂方显城市魅力。如今的威海通过文化创新激发文化活力,彰显城市“个性”,推动现代文明建设,比如十二属相街区将3D光影与音乐、水幕相结合,以未来科技打造属相文化;文乐坊步行街融合创意摊位、美陈打卡区等,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栖霞街用科技赋能“同乐戏院”,打造沉浸式数字体验,它们以创新创造的力量,延展海洋文化内涵,展示精致城市的独特魅力,续写威海新故事新篇章。实践证明,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注重“铸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传统乡土文化,倡树时代文明新风;也要注重“创形”,处理好现代文明与城市文创的关系,实施“微改造”,引入新科技,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推动城市更新,以创新创造建设城市的“各美其美”。

“新旧结合”满足群众需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无论是传承传统文化,还是创新创造激发文化活力,都离不开最为关键的因素“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离开了群众推动城市更新,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都是不长久的。因此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把工作做到社区、做到每家每户,征求群众意愿,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集众人之智、筹众人之力,偕众人之行,推进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等工作,开展楼宇设计和城市建设;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群众医疗、卫生、教育等“急难愁盼”,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建共商共享城市更新。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犹如城市发展中的“一体两翼”,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筑梦承载中国文化精神的“诗和远方”,推进宜居生态幸福城市的建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