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康复有妙招,骨科医生推荐3种运动+4大禁忌需谨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腰突康复有妙招,骨科医生推荐3种运动+4大禁忌需谨记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6876762_374887
腰椎间盘突出(简称“腰突”)是常见的脊柱疾病,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孔超医生为您推荐3种适合腰突患者的运动,并提醒您4类禁忌的运动,帮助您更好地规划康复之路。
推荐运动
一、游泳:抵消重力助康复
游泳是一项对腰突患者极为友好的运动。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脊柱几乎处于零重力状态,这大大减轻了腰椎的负担。游泳不仅能够增强全身肌肉的力量,还能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注意事项:
- 确保泳姿正确,避免因动作不当造成额外的腰部压力。
- 蛙泳:适合腰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患者。蛙泳通过腰腹及腿部的发力,有助于防治腰腿痛。同时,换气时肩背部的用力及头颈部的后仰动作,全面活动颈椎关节,促进颈椎周围劳损肌肉和韧带的修复。但需注意,蛙泳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O型腿者应尽量避免。
- 仰泳:尤其适合颈椎病患者。仰泳时颈部后仰,有助于锻炼颈椎小关节。但需注意,仰泳对肩部及双腿动作要求高,可能引发“游泳肩”和“游泳踝”等运动损伤。
- 自由泳:有助于颈椎恢复。自由泳的泳姿迫使颈部大范围活动,拉伸肩部肌肉,同时双脚的摆动对腰椎也有益。但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以免加重症状。
- 蝶泳:虽然蝶泳能锻炼腰腹部及上肢力量,但因其动作幅度大,对腰椎和肩部压力大,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及易患“游泳肩”的人群。
- 泳池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寒冷刺激引发肌肉紧张。
- 游泳前注意进行热身,时间不宜过长。中间进行适当休息,避免腰部疲劳。
二、小燕飞:强化腰背肌优选
小燕飞是一种经典的腰背肌锻炼方法,通过模拟燕子飞翔的动作,有效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注意事项:
- 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拉伸腰部肌肉。
- 动作应缓慢进行,避免快速用力。不求动作幅度大“飞得高”,只求达到锻炼腰背肌的效果即可。
三、慢跑与快走:拉伸腰背部,促进恢复
慢跑和快走是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能够保持背部挺直,缓慢拉伸腰背部韧带和肌肉,增加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同时锻炼腰背部肌肉。
注意事项:
- 慢跑前做好热身运动,舒展全身筋骨,预防运动伤害。
- 选择合适的跑鞋,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
- 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温馨提示:
腰突处于疼痛急性期时,不应进行任何运动,需对症治疗及休息缓解;待疼痛缓解期时才适合运动。
运动禁忌
虽然运动对腰突患者的康复有益,但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以下是一些不推荐的运动:
- 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剧烈的跑步、跳绳等,这些运动可能加重腰椎的负担,导致症状加重。
- 举重和深蹲:这些运动需要腰部承受较大的重量,容易加重腰椎的压力,不利于康复。
- 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这些运动涉及频繁地跑动、跳跃和转身,可能增加腰椎受伤的风险。
- 过度扭转或弯曲脊柱的运动:如某些瑜伽动作或体操动作、弯腰摸脚尖、仰卧起坐、下腰转体等,可能加重腰椎的损伤。
❤祝您促进康复同时,还能享受运动乐趣❤
热门推荐
Core i5-12400F+RTX 4060能否满足未来三年游戏需求?测试出炉
“我国日‘什么都’犯法吗”:合法与非法行为边界的深度解析
明明喝了水为什么还是渴?可能是你的身体在“报警”
创业项目和规划简历撰写指南
你认识尹约吗?她写的歌你一定听过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东西方军事思维的较量
男生如何保养嘴唇 男性唇部护理方法
电气设备保养与维护指南:从清洁到专业维护的全方位指导
医院营养门诊看啥病、有啥用?
液压叉车怎样进行正确加油操作?加油过程中如何确保安全?
月季扦插苗好还是根接苗好?一文详解两种繁殖方式的区别
产品经理求职难,面试通过率低,可能是因为少准备了它:求职面试逐字稿
中西方语义符号与象征符号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春节莫贪杯,饮酒要有度——酒精成瘾了解一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智能纤维开启下一代可穿戴系统的创新未来
心口窝隐隐作痛要警惕
大模型大白话解释的挑战在哪里?如何用简单语言说清复杂技术?
新生儿接种疫苗:安全与重要事项全指南
外卖行业需求分析报告
ABS注塑件粘接:耐久性视角下的胶粘剂选择
遭遇违法裁员,劳动者维权指南!
单位辞退工人如何赔偿
揭秘气体世界的“重量”:如何理解和运用气体摩尔质量
八段锦功效解析 动作详解:收藏保存周末练起来
冬虫夏草分类揭秘: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中药材?
过敏性鼻炎药物市场概览:鼻喷剂占据Top10,复方成创新趋势
甲状腺癌手术后吃什么盐比较好
河南林州:党建引领产业兴 林果飘香百姓甜
何常在《秘密关系》: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转向
美联储降息,能否成港股重新“雄起”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