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启智,开眼看世界!向你推荐6本大历史书单
观史启智,开眼看世界!向你推荐6本大历史书单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距离也日渐缩短。作为普通人,我们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中。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融入,开眼看世界都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推荐的6本历史书籍,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洞察未来。
《历史的棋局》
这是一部从商朝到清朝的政治兴衰史,由《国家人文历史》团队编著,豆瓣评分高达9.1分。书中通过三大主题、14个朝代、3000年的历史叙述,展现了帝王将相、王朝更迭的宏大画卷。
- 刘邦为何在开国后大杀功臣?
- 东汉时期的书生、宦官、外戚之间究竟在争夺什么?
- 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为何反而导致太后专权?
- 在李世民与武则天的双主角光环下,李治是否真的柔弱?
- 唐代宦官权力为何如此之大?
- "洪武"到"建文"期间,靖难之役背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历史不只是一种学问,真正的用处在于人生。本书通过解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历史趣闻和人物,呈现历史的原貌,让历史发出真实的声音。
《钱币上的中国史》
这是一部以货币为主题的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史,由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所著,豆瓣评分8.8分。书中以100枚具有代表性的钱币为切入点,从器物、制度、思想三大视角,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另类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
- 哪枚钱币承担了秦统一六国的使命?
- 哪枚钱币斩断了王莽的改革事业?
- 哪枚钱币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被铸造出来的?
- 哪枚钱币预言了明王朝的失败?
- 哪枚钱币见证了一个被尘封近千年的王朝?
一部钱币史,可以说是一部朝代更替史、一部古代的政治史、一部另类的经济史。
《兴衰两千年》
这是一部集梁启超等五位大师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著作,豆瓣评分7.3分。书中探讨了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这两千年间中国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涉及朝代、制度、民族、文化、战争等多个方面,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在两千年的传承与变迁中,一步步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社会。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这是著名史学家黄仁宇的作品,豆瓣评分8.1分。书中收入了黄仁宇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时间跨度从先秦至元末。作者跳出传统史学的框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历史观点。
- 为什么春秋战国后的中国最终会走向统一?因为黄河的泛滥、洪涝的天灾、各国之间的不断战乱,使得小国无法生存,从而趋向统一。
- 关于安史之乱,作者指出这是政治系统和军事系统之间矛盾的结果。全国官僚机构的组织倾向于保全大体,愿意牺牲局部,这种人事关系的合宜超过了对工作效率的需要,导致了抵抗安禄山的战略失宜。
本书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王朝之痒》
这是一部从先秦到清朝的王朝兴衰史,由自媒体创作者坏土豆所著,豆瓣评分8.3分。书中探讨了困扰古王朝的诸多问题,如阶层固化、土地兼并、豪强政治、外敌入侵、财政制度、税收制度、人口问题、民族融合、藩镇割据、气候变化、地理位置等。
- 秦朝:站在了集权的巅峰,独霸了天下。
- 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是百姓最痛苦的时期。不断的纷争,不停歇的战火。
- 隋唐:权术面前,是帝王的制衡,朝代开头是好的,但繁华退去后,是后人的惆怅。
- 宋朝:可以说是许多人愿意穿越到的朝代,有那么多的优秀者出现,可以说聚集了最豪华的阵仗,却最终还是滑落了!"理想主义者和心中魔鬼,只有一步之遥"。
- 明朝:赚足了眼球!这个被朱元璋看中读书人的朝代,最终的崩塌,也离不开读书人的内斗!
- 清朝:天子的改革,向权贵宣战,是顶着压力、大刀阔斧的做了,虽然骂声一片,但他还是被后人称颂"了不起的雍正帝"。
11个王朝把抉择就赋予了帝王个人,往往这样遮住了双眼,绑住了手脚,看秦始皇、汉武帝、赢政、商鞅、王安石是跌宕的历史改革者,他们经历困惑与坚定、进取与挫败,一旦偏差,满盘皆输!
《万古江河》
这是著名史家许倬云的著作,豆瓣评分8.5分。书中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时间跨度从石器时代到民国末。
-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
-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