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从2013年欧洲光伏发电成本的9欧分/度,到如今中东地区已降至1-1.5美分/度,这一变化背后是光伏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规模化生产的持续推进。本文将从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市场应用三个方面,全面解析光伏发电成本的演变历程。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
作为高效太阳能技术的领跑者,东方日升依托hjt+技术平台的持续迭代升级,不仅加速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更以突破性技术成果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创新动能,引领光伏产业向零碳未来迈进。
隆基绿能董事长李振国预计,未来5至8年内,超过30%转化效率的光伏技术将实现量产,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更强动力。他强调,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突破,光伏发电的成本将持续降低,未来在光照条件良好的地区,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望低于1美分/度,这将极大地促进全球绿色电力的普及与应用。
成本下降的数据支撑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一份报告,2023年,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全球化加权平均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为0.044美元/千瓦时。报告称:“这一变化是由不断变化的逆变器负载比、平均市场辐照度的变化以及跟踪器的扩大使用(主要是由双面技术的采用增加推动的)的综合影响造成的,这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更多纬度的使用得以实现。”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水电全产业链领先全球,建成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
市场应用的广阔前景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应用场景的不断开发,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双顶作为一种在高效发电的同时,增强屋面防水性能、提高屋面使用寿命的形式,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风电利用率97.3%、光伏发电利用率98%,保持了较高水平。伴随新能源发展进一步提速,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超过11亿千瓦,同比增长约38%,消纳需求大幅增加。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政策层面,国家能源局发文明确保持新能源装机年增1亿千瓦以上,风电光伏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推动能源转型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随着新能源利用率约束的“松绑”,新能源消纳需求大幅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企业层面,隆基绿能等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东方日升助力罗马尼亚首个钢边框HJT项目并网,其产品不仅在功率、转换效率、发电量等性能上更具优势,还具备高可靠性、低衰减、低温度系数、低碳足迹及低度电成本等多重领先特性,能够赋能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从而帮助项目投资者提高投资回报率。
展望未来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海外光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海外国家正逐步构建自身光伏产业链。其中,组件环节由于投资小、技术相对稳定,海外本土组件产能及组件品牌正在兴起。
即便如今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进入比较低的阶段,但行业领军企业如隆基绿能的责任和使命仍然是要继续提高光伏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这不仅涉及大量的工程化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问题,而且即使做起来之后,成本也十分高。因此,行业需要努力想办法把这种更好的技术做到低成本、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