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守护未来的第一步
新生儿疾病筛查:守护未来的第一步
新生儿的降临给家庭带来无尽的喜悦,但同时也伴随着责任。为了确保宝宝健康成长,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项筛查能够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具体项目、筛查流程以及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通过一系列简易、快速和价优的检查手段,对可能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这些筛查项目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以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筛查项目详解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苯丙酮尿症(PKU)患儿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蓄积,损害脑发育,引起智能低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CH)由于甲状腺发育异常,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生长迟缓和智力落后。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酶的缺陷所致。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红细胞酶缺陷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筛查方法通常是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7天内并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部血样,送往指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
新生儿听力筛查
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快速、无创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
初筛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未通过者及漏筛者在42天内进行复筛。对于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初筛也需定期随访。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通过心脏听诊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对出生后6~72小时内的新生儿进行筛查。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对新生儿无伤害。
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儿需及时转诊至诊断机构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筛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多数患有先天性遗传病的婴儿在筛查前缺乏特异性表现,往往在出生3~6个月后才逐渐出现临床症状。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身心将得到正常发育,智力也可达到正常水平。
提高人口素质: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显著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三级预防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疾病三级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进入晚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筛查注意事项
采血时间:采血需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充分哺乳后进行,最迟不超过出生后20天。
复查通知:如收到复查通知,家长应尽快带婴儿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切勿延误。
健康监测:即使筛查结果正常,家长也应定期带婴儿进行健康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家长在筛查中应如何配合
家长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以下是一些家长应配合的事项:
了解筛查的重要性:家长应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遵循医嘱:家长应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确保婴儿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筛查。
关注筛查结果:如果收到异常结果的通知,家长应尽快带婴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提供必要的信息:家长应向医护人员提供婴儿的完整健康信息,包括家族病史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婴儿的健康状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保护婴幼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以避免许多先天性疾病对后天所造成的长期影响。家长、医疗机构和社会应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个新生儿都能接受这项重要的健康筛查,为他们健康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每一个新生命的未来保驾护航。
本文原文来自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