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没达标还能补救吗?这些做法可以帮助长高
身高没达标还能补救吗?这些做法可以帮助长高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身高体重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如何?对于身高未达到平均水平的人群,是否还有增高的可能?本文将基于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为您详细解读这些问题,并提供科学实用的长高建议。
我国成人的平均身高
报告显示,我国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具体数据如下:
- 18-44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相比5年前增加了1.2厘米。
- 18-44岁女性平均身高为158.0厘米,相比5年前增加了0.8厘米。
体重方面,18岁及以上男性的平均体重为69.6千克,相比5年前增加了3.4千克;女性平均体重为59千克,相比5年前增加了1.7千克。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身高确实有所增长,但体重的增加也引发了一些担忧,特别是超重和肥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
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具体数据如下:
- 6-17岁男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增长1.6厘米。
- 6-17岁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增长1.0厘米。
此外,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已降至7%以下,低体重率降至5%以下,均已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特别是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从5年前的11.3%降低至5.8%,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从4.7%降至2.2%。
身高没到平均水平,还能补救吗
体重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但身高是否还能增加,主要取决于骨骺线是否闭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晚在21-22岁时,骨骺线就会闭合,此后上下肢的长骨都会停止增长。因此,成年后增高的空间并不大。
想要达到平均身高,关键是要从小抓起,特别是在生长发育的突增期,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和充足。
如何帮助小朋友长高
以下是有助于身高增长的具体方法:
1. 合理膳食
充足的营养是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都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骨细胞的增殖同样需要蛋白质参与,鱼禽肉类、蛋类、大豆类等都富含优质蛋白质。
钙、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未成年人可增加摄入奶类、大豆类、海带等富含钙、磷的食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素共同作用,未成年人一定要保证平衡膳食,充足营养。
2.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也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研究发现,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尤其是当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时。
此外,平躺状态下骨骼受到的重力作用变小,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骨骼的生长。所以,未成年人要做到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
3.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强心肺功能,使骨细胞代谢旺盛,进而促进骨骼生长。研究发现,跳跃类运动可以刺激骨骺生长,帮助身高发育,因此跳绳、体操或篮球等各种球类运动都是孩子适合进行的运动。
户外运动还可以增加光照,有助于体内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帮助骨骼生长。
4. 调整体态
调整体态这一条建议不仅适用于未成年人,也适用于成年人。端正的体态和挺直的脊柱可以使人在视觉上增高,显得更有精神。
平时我们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也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减少脊柱负担,达到矫正体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