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这部悬疑小说让你酣畅淋漓!
三伏天,这部悬疑小说让你酣畅淋漓!
最近,悬疑题材很热。《默杀》校园霸凌的议题与受害者的复仇让很多人直呼「年度猛片」;
改编自松本清张同名小说的悬疑剧《错位》,因「小说犯罪现场与现实案发现场重合」「疯批CP」的设定而出圈;
陈思诚即将上映的电影《解密》,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是关于天才少年密码破译的故事;
网剧《猎罪图鉴》第二部也已杀青。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将继续侦破离奇疑案。
或许在闷热的三伏天里,综合了心理奇观和惊悚元素的悬疑故事,带给观众/读者的体验感才是最畅快的。
如果你想要一次步步解密的沉浸式体验,文艺君推荐一部来自社会派悬疑推理作家赵小赵的新作《沉默之刃》——身为夜画师的主人公、一场绞杀棋盘、完美的高智商犯罪、你绝对想不到的谜底......
紫金陈道:赵小赵用文字设置了许多看似毫无缝隙的密室,然后化身主人公,引领读者运用超凡的想象力,小心翼翼地破译那些奇诡的密码。读者不看到小说结尾,绝对猜不到谜底。赵小赵就像一个隐匿在文字深处的超级解密师,既解密离奇的悬案,更解析复杂的人性密码。
沉默之中,窥见真相——
真相藏在老宅中的油画里!
//
第七章 诡画(节选)
赵小赵
......
在她生前没来得及发出的那条微信中,她说她有种不好的预感,自己熬不过今晚。如果她明天早晨没有醒来,就麻烦我来一趟医院,在她枕头下拿走房门钥匙,然后去趟洋槐公馆,把她挂在卧室墙上的那幅油画取下来烧掉,她要把画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去。
我在卧室里找到了那幅画,就挂在床头,袁凤珠每天一睁眼就能看见,可见她的珍爱程度。黄花梨的画框把油画衬托得很高贵,像是某位大师的作品。毫不夸张地说,陈野的画确实有大师风范,倒不是他的画功有多了得,而是他的审美视角非常独特,这使得他的画具备了一种奇异而魔幻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印象深刻。
在壁灯橘色的光线下,我仔细端详着这幅画。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到,今天看的感觉却跟以前有些不同。我发觉画面上方似乎悬浮着一层淡淡的雾气,我以为是幻觉,菜头说不是,他也看到了,还说雾气是浅绿色,新生嫩芽的那种绿。我把顶灯打开,卧室里顿时亮堂了许多,浮荡在画面的那层诡谲的绿色也随之消失不见了。我突然意识到那层雾气可能只是壁灯造成的一种视觉效果,而非真的有什么神秘的雾气。
把这幅油画从墙上取下来时,我发现房间里的氛围似乎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但具体是什么变化,我说不清楚。也许是我的心理作用在作祟,也许是装饰的格局变了——墙面没有了画,显得空旷而寂寥。我把油画连同装裱的木框一起带到洋槐公馆外面——就在陈野去年出事的地方。菜头打开我车子的油箱,弄了点汽油出来,洒在画上。我用打火机点燃,一股烈焰喷薄而出,然后火苗迅速弥散开来,就像无数条金蛇在狂舞,它们争先恐后,贪婪地吞噬着油画。
快看!菜头突然用手指着燃烧的油画大叫起来,那层雾气又出来了,还是绿色的,比刚才更绿一点!
我也看到了,果然就是之前在卧室里看到的那种古怪的雾气。
在火光的映照下,雾气显得更浓郁,也更诡谲。
但雾气稍纵即逝,紧接着,一件更惊悚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当火苗开始吞噬画中袁凤珠的背影时,那个背影竟然回过头来,露出了一张脸,这是一张女人的脸,唇红齿白,但不是袁凤珠的。我隐隐觉得这个女人的面孔似乎在哪里见过,但一时想不起来。这张脸非常恐怖,眼球凸出,五官扭曲变形,脸部布满了蛛网状的血痕,如同一块将破未破的挡风玻璃。画中的这张碎脸还朝我们笑了一下,笑得极其诡谲。我甚至还看见她眨了几下眼睛,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神色。我和菜头几乎是弹跳起来,一连往后退了好几步,差点跌倒。与此同时,这张碎脸被一群身体抽搐的火蛇吞没了。不到一刻钟的工夫,整张油画连同黄梨木画框都化成了灰烬。
我和菜头面面相觑,惊魂甫定。如果只是我一个人看见,我肯定会觉得是自己眼花了。但菜头笃定地说他也看见了——画上的袁凤珠确实回头了,但脸是别人的。
我和菜头上了车,正要掉头时,我无意中发现袁凤珠家的那盆三色堇竟然谢了!紫色的花瓣落满了窗台,而我进门时,这盆花还开得非常茂盛。我无法解释这些神秘现象,对我来说,洋槐公馆越来越像一个谜。
从白鹤山上下来,我还在想那张碎脸。菜头坐在旁边刷手机,袁凤珠去世的消息已经上了热搜,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纪念。菜头说,有粉丝把她的病逝跟当年欧阳素梅的香消玉殒相提并论,感叹名伶薄命。在清晨的阳光里,我遍体的汗毛陡然竖了起来,仿佛一股电流从我身上穿过。我终于明白了那张碎脸是谁,就是欧阳素梅!菜头搜索欧阳素梅的照片,也肯定地说就是她!
画的背影明明是袁凤珠,啷个一回头就成了欧阳素梅?画上的人啷个又会回头,还会笑,还会眨眼睛?那层绿色的雾气又是啥子?
菜头大惑不解,连珠炮似的发问。
我回答不出,这也是我想知道的。
我现在有些后悔烧掉了这幅画,应该多保存一段时间,搞清楚了画里的秘密再处理。在瓷器口吃完早餐,回到局里,我特意找到程良请教,身为法医,他坚决否认有什么灵异。听我说了早晨在洋槐公馆发生的那些怪事后,他解释说,你们进袁凤珠家之前,门窗长时间紧闭,保持了一个恒温恒湿恒氧的环境,三色堇适应了这种环境,能够生长开花。当你们进入后,这个三恒系统的平衡突然被打破,三色堇不能适应,凋谢也就理所当然了。这在考古学上很常见,一旦打开封闭的墓穴,很多原本保存十分完好的文物会在瞬间碳化毁掉。
程良重点解释了那幅油画——很多绘画颜料是由有色的矿物质或化学合成物制作的,在某种光照或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比如发光、变形、雾化、燃烧,等等。我和菜头看见的那层绿色的雾气,应该是一种类似于手表夜光灯之类的荧光。好比晚上看路灯,会觉得外面有层黄色的雾,那并不是真正的雾,是灯光造成的错觉。在大火中,画上的人物似乎变活了,那也是错觉,其实是颜料在高温烘烤下产生了某种特异反应。画中的背影并没有回头,很有可能原本就在画中人物的后脑上画了一张脸。但画家用颜料做了某种特殊处理,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显影出来。
也就是说,欧阳素梅的那张脸原本就在画上?我问。
应该是这样。程良说,好比用米汤在纸上写字,肉眼不可见,但酒精灯一烤,字就能显影出来。以前的特工传递情报都用这种密写方式。
为啥子是张碎脸?菜头还是疑惑不解。
听完我和菜头对那张恐怖面孔的描述,程良说当年在欧阳素梅坠崖现场勘验尸体的法医是他同学。他当即跟那个同学打电话,要来了几张现场照片。
这是欧阳素梅伏尸崖下的惨烈现场。
其中有张照片是脸部特写,整张脸破碎不堪,完全就是我和菜头在画上看到的那张人脸的翻版!我震惊了,但更多的是迷惑,陈野是怎么知道欧阳素梅的现场状态的?他出于什么目的,要把这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碎脸隐藏到那张油画上?画是送给袁凤珠的,难道他是想暗示什么?
我突然不寒而栗——袁凤珠可能做梦都没有料到,欧阳素梅那张可怕的碎脸无时无刻地都在画上盯着自己,而她每晚居然都在这种阴鸷的目光中入眠。我这才惊觉,陈野送袁凤珠这幅油画,绝不是为了祝她生日快乐,希望她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而是在暗中诅咒她。
但问题又来了。
陈野不是声称自己很爱这个女人吗?为什么要用这种恶毒的方式来诅咒她?难道陈野认为袁凤珠跟欧阳素梅的死脱不了干系?但是,为了解救袁凤珠,陈野付出生命都甘之若饴,他怎么可能采取这种隐秘的手段报复袁凤珠?除非他是个精神分裂患者。
程良说,现在绘画很少有矿物质制作的颜料了,因为一些矿物石有放射性,对身体有害,甚至能引起血液方面的疾病,比如白血病。
我和菜头几乎是同时一怔。
我要菜头马上联系专业的检测人员,前往洋槐公馆勘查。
上午剩下的时间,我都在办公室里听川剧,袁凤珠的,欧阳素梅的,两个女人同台飙戏,两种不同的唱腔在我耳边交替回响。我就在这种声音中进入了冥想,仿佛自己来到戏台上,成了某个不起眼的角色。我内心无比抗拒,却别无选择。我甚至觉得这个戏台就是陈野画的,我和我身边的所有人都生活在他的连环画中。我们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我们的高潮和颓靡,全都被他牢牢地掌控。
换句话说,陈野就像一把沉默的利刃,我们都是被他劫持的对象。他以手术刀式的犀利剖开生活的假象,让我们在溃烂的伤口中看到了最隐秘最暗黑的部分。
直到菜头进来,才打断了我的冥想。
他说专业检测人员已联系好了,因为要调试设备,对方下午两点后才能出发。
有好一会儿,我和菜头相顾无言,默默地抽着烟,听着川剧。听着那些古老的声音从嘉陵江上飘来,从黄桷树上飘来,从那个动荡不安的秋天飘来,从某个幽深的角落里飘来。我知道,我们已经接近真相,但是......
(图源自《错位》《猎罪图鉴》官微)
《沉默之刃》| 赵小赵
蔡骏、雷米、紫金陈联袂推荐,
人气编剧赵小赵再推刑侦悬疑新作!
潮湿氤氲的山城、诡秘难测的夜画,
嘉陵江上飘荡着旧日的歌声,
沉默之中,窥见真相!
| 内容简介
因为一桩神秘的杀人案,当年在缉毒队实习的几位好友在白鹤山上重逢,共同寻找真凶。一段不堪回首的血色往事、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恋情、一个催人泪下的身世秘密,随着调查深入渐渐浮出水面。忠诚和背叛、毁灭和新生、宽恕和复仇、沉沦和救赎,如同一幕幕悲喜剧轮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