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熊效应 | 教你直面负面情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熊效应 | 教你直面负面情绪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7187877_121124571

你是否因为一直摆脱不掉脑海中的负面情绪而止步不前?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实验的人不要想象白熊的长什么样,但奇怪的的是,本来脑海中没有白熊的人听到这句话之后突然出现了一只白熊,且脑海中的这只白熊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白熊效应”。

越是不让你去想,你反而会想得越多、越仔细、越离谱;同样,越是反复告诉你自己不要做某件事,反倒会促使自己去完成这件事。

什么是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时,思维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事情的关注。就好比,把你想忘记的事情称作为“白熊”,你会发现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白熊”,脑子里那只白熊就会越清晰。通俗来说,就是越让你刻意不去想一件事,你就越会想。

白熊效应为何产生?

  1. 过度关注他人的态度和看法,导致在行动前不断自我监视,担心自己的表现会受到他人的评判。
  2. 负面情绪导致的自我内耗: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导致内心的矛盾与斗争,消耗精力,阻碍行动。
  3. 决策焦虑与拖延:对行动的后果过度担忧,导致决策焦虑和拖延,无法有效地采取行动。
  4. 缺乏自信与决断力: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缺乏决断力,使得在行动前不断犹豫不决,陷入自我内耗的循环。

白熊效应如何应对?

  1. 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焦虑时,接纳它。不要刻意对抗它。情绪只是情绪,接纳负面情绪,改变思维模式。
  2. 想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转移注意力是良方。当我们被很多琐事占据填满时,我们就没有精力再去胡思乱想。
  3. 理解大脑中的困扰是情绪预知,适度焦虑激发潜力,过度焦虑抑制行动力。关注真正问题,采取行动解决。
  4. 无法通过情绪疏导排解负面想法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接纳情绪问题,并找解决方案。专业咨询可帮助解决焦虑,避免恶化。

如何利用白熊效应

  1. 多用肯定暗示
    大家也能看出来,不管是让我们不要想好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都是一种否定式的暗示。我们很容易就会踏入白熊效应的陷阱之中。而现在,我们可以用肯定来代替否定。比如,考试前,不要用“我不要紧张”而是换成“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没问题”这样积极的话。
    再比如,在面对别人伤心难过时,也不用再说“你不要在意过去”而是说“你要想一想未来是多么的美好”这样的话。自我暗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旦你不断地肯定自己,一定能批之前做得更好。

  1. 转移注意力
    忘掉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一直说我要忘记,而是在接纳的基础上,专注地做其他事。用那些自己正在做的事,去占领回忆留在大脑中的地盘,时间一长,自然就忘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失恋后疯狂的工作,运动或者打游戏的原因。但是我建议是选择那些自己平时就很喜欢的爱好。不然,你在做事的间隙,还是会陷入回忆。只有你真正的投入了,才会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