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三银四” | 碳中和岗位量翻倍 普通人如何入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三银四” | 碳中和岗位量翻倍 普通人如何入行?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0031219_121846954

高考报志愿?毕业选工作?考研选专业?裁员大风潮?结构性失业?35+职场人转型?时代的一粒渺小尘埃落在每个人的肩头,变成一次次艰难抉择,甚至改变一生的轨迹。

“碳”下一个潜力新风口

二十年前,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十年前,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发展;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新能源、碳中和成为求职市场“新宠”,谁将会成为下一个潜力新风口呢?

15.2%:绿色技能 全球潜力

在领英全球发布的《2023全球绿色技能报告》中,可以发现,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全球整体招聘放缓,但同期要求至少具备一项绿色技能的职位招聘数量增长了15.2%(中位数)

296.9%:碳中和岗位量翻倍

脉脉发布的《抢滩数字时代·人才迁徙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招聘总职位量同比减少21.67%。纯互联网职位量同比减少50.4%,碳中和行业职位量增长296.9%

全球整体招聘放缓,绿色职位招聘数量却逆势增长;国内互联网岗位量减少一半,碳中和岗位量却实现翻倍,新风口似乎昭然若揭。

“双碳” 与气候治理 未来主旋律

极端天气频发,温室效应加剧,全球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出碳中和承诺。

2024年3月5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被作为2024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重点部署了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

2023年11月30日-12月12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对《巴黎协定》实施情况进行首次全球盘点。

2023年10月底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2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并阐述了我国关于COP28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2020年9月22日
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初,“碳中和”被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

碳中和时代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都进入了绿色低碳转型阶段,我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行动发布“双碳”有关文件近200项,涉及能源、工业、城乡、交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碳汇巩固、全民低碳等多个领域。

“碳”秘行业岗位人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大约55万-100万名“双碳”人才,而目前的相关人才不过10万左右,人才缺口巨大。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增长迅速,“双碳”专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而且这个缺口随着“双碳”建设加速正在快速扩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5月7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技攻关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

以“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和“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为例,分别要求加快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完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方案,意味着目前的从业者几乎都是传统型人才,且罕有完全专业对口的人才,这也意味着现在的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是小白及转行人入行的绝佳机会。

各行业皆可碳中和

和互联网相似,碳中和也可以将所有行业重新做一遍。不同的是,与互联网相比,碳中和重塑各个行业将会更加基础、更加彻底,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

看似影响最直接的是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与国内民用航空碳排放八大行业。但所有行业使用能源、操作行为几乎都能与碳发生关联,无论是节能、减碳,还是增加碳汇等碳中和工作,各个行业都身在其中。

“双碳”职业初了解

人社部颁布的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碳排放管理员、碳汇交易师、再生物资回收挑选工等为新收录的绿色职业。

“双碳”职位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

低碳咨询顾问

职位描述:
1.从事生态文明、低碳、节能等政策与行业的跟踪、分析和研究;
2.独立开展低碳类项目研究和咨询工作;
3.负责或深度参与大型项目的执行与协调。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提供定制化的低碳转型策略
  • 减排目标设定
  • 风险管理
  • 资源优化
  • 竞争力提升
  • 知识传递和能力建设

能源分析师

职位描述:
1.负责收集、分析和研究全国各省范围内的能源领域政策,包括电力交易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微电网、源网荷储以及双碳领域等相关政策;
2.对目标市场进行侦查,寻找业务拓展机会,为公司的全国业务拓展提供准确的情报信息;
3.输出政策分析研究报告,为公司制定市场进入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能源效率提升
  • 战略规划
  • 风险管理
  • 成本优化
  • 创新驱动
  • 承担环境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及声誉

碳管理分析师

职位描述:
1.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管理咨询;
2.搜集项目资料、分析数据,撰写碳排放报告等;
3.碳排放管理项目的实施;
4.低碳互联网产品的设计。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减排策略制定
  • 成本控制优化
  • 绿色品牌建设
  • 合规风险评估
  • 能源效率提升
  • 社会责任履行
  • 可持续发展驱动
  • 技术创新引导

低碳/ESG项目经理

职位描述:
1.参与公司治理咨询项目的实施,包括企业尽职调查、现场资料搜集、访谈等;
2.完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项目的信息收集、执行、报告撰写、资源对接;
3.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工作,包括案例识别与开发、行业对标研究等;
4.参与企业公益项目设计与培训,媒体策略、社交媒体活动,提升企业的责任影响力。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促进绿色发展
  • 提升品牌形象
  • 优化资源配置
  • 增强风险管理
  • 提高运营效率
  • 促进可持续发展
  • 推动企业创新
  • 强化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专家

职位描述:
1.结合国家和公司发展,掌握环保领域技术发展方向,负责拓展相关项目;
2.负责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研究;
3.负责环保科研项目的申报、进度和质量控制;
4.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
5.负责平台建设、人才培养。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提升环境影响
  • 优化生产流程
  • 减少污染排放
  • 节能降耗增效
  • 推广环保技术
  • 强化环保管理
  • 促进绿色发展

碳交易员

职位描述:
1.负责公司碳减排方案开发和碳交易业务;
2.制定碳资产交易策略,包括宏观政策分析、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完成碳市场分析报告;
3.负责组织碳资产管理项目的市场开拓与合同签订工作;
4.追踪、分析和判断碳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
  • 降低碳减排成本
  • 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 强化企业环境管理
  • 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以碳交易员为例,属于金融领域,需要人才熟知碳交易原理和行业企业配额分配规则,深度了解碳交易体系和市场动向,帮助企业开发和管理碳资产,制定企事业单位碳排放交易方案,通过碳排放权购买、出售、抵押等帮助企业完成遵约,降低碳减排成本,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2023年CCER重启,新一批方法学公布,碳市场将大有可为。

双碳人才“值”多少

目前,双碳人才市场供需呈现“哑铃结构”(在从业多年资深行业专家与初入行业的新人之间缺乏中等经验者),薪资也随之“两极分化”。

“碳圈CO2”碳职页面

薪资水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此前有互联网消息称,从事碳排放核查等岗位的新人月薪在5000元到10000元不等,3-5年工作经验的年薪可拿到20万元;从事碳配额交易的碳交易经纪人,年薪可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而在碳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元老们,年薪可达上百万,这一点在招聘市场上确有实证。

碳中和其他关联岗位

除了以上非常直接与双碳相关的职业岗位外,随着碳中和逐渐渗透向各行各业,也衍生出很多老岗位新方向。比如绿色品牌营销、绿色采购等,对营销、采购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碳中和入行轻指南

选择相关专业

双碳人才需求偏向技术型与复合型,可以根据这两个方向做入行准备。如果是在校生或者有升学需求的人,可以选择相关专业学习深造。如环境类、能源类、可持续发展等。

学习相关知识

对没有任何背景又希望转行的人来说,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来选择职业,学习相关政策、标准,了解碳中和,再与自身工作学习经验联系起来,入行相对会比较容易。

能够找到碳圈圈内人/资源,经常交流学习,收获也会更大。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相关书籍、浏览相关网站,提升双碳素质。

“碳圈CO2”首页

参加相关培训

相关行业协会、组织、企业、机构陆续推出各种“双碳”相关培训课程,可以甄选比较具有权威性、比较专业的课程来学习。

考取相关证书

现有的一些相关资质考试也会为你的简历加分,但目前相关证书认可度还有待考证,谨慎选择。

又到一年“金三银四”求职季,打工人准备好跳槽升职加薪了吗?

碳中和将会是未来求职市场的一个新赛道,聪明的你准备好了吗?

“人暂停的时候会引发思考。”随着国际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国内政策标准的颁布,对每个人来说,或许现在就是入局碳中和的最佳时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