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会说话”的出土文物:张家界市中小学生文物主题研学创新案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会说话”的出土文物:张家界市中小学生文物主题研学创新案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unantoday.cn/news/xhn/202412/21557942.html

张家界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协会申报的“会说话”的出土文物研学案例,通过创新的“寻宝”“说宝”“护宝”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文物保护知识,掌握物理除锈与填补技能,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

申报单位简介

张家界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协会是在市教育局主管、市文旅局指导下成立的专注于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及其运营管理的群团组织。

案例(课程)内容

研学主题

“会说话”的出土文物

研学目标

  1. 让学生亲历市博物馆“寻宝”“说宝”“护宝”研学活动的全过程;学习文物保护、利用物理除锈与填补方式方法。
  2. 了解馆藏文物的“前世今生”、外貌特征及其历史人文.艺术收藏等价值;实操模拟训练文物保护的物理除锈与填补技能。
  3. 通过研学建立文物传播文化、传承基因、凝聚精神、科学研究、艺术收藏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文化自信、文物保护意识。
  4. 通过本次研学,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号召大家积极为文物保护出谋划策。

研学内容

  1. 张家界市博物馆简介(略)
  2. “我们”的前世(6种产生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物:芙蓉龙古生物化石、三叶虫化石、三管佩刀跽坐铜俑、虎钮錞于、楚氏兵器等分别重点研习)
  3. “我们”的今生:如今,“我们”都在为传播湖湘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精神、促进文旅融合和广大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4. 学习文物保护利用的物理除锈与填补技术。

研学形式

采用无线电测向“寻宝”去寻找各自需要向全班同学介绍的珍惜文物,在科技“寻宝”和演绎活动中研学,并实操模拟训练对文物保护的物理除锈与填补技术。

研学流程

(一)前置课程
(致家长的一封信,各种会议、准备,研学内容预习、分小组排演等)

(二)主体课程
同学们,你知道张家界市博物馆里有些什么镇馆之宝吗?你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张家界市博物馆开展一次生动有趣的“会说话的珍惜文物”研学活动好吗?!

  1. 全班分6个小组,举着小队旗,在2名“寻宝”队员无线电测向的带领下安静有序地寻找随机抽取的文物编号电台。(以寻找时间长短积分竞赛)
  2. 全体同学按组序先后分别在所找到的某件文物处文明地听取该组同学“我们的前世今生”的文物故事与妆饰情景表演。(其他小组分别给“活起来”的文物小组计分)
  3. 在博物馆技师指导下实操模拟文物修复保护的物理除锈与填补技术。

(三)后结课程

  1. 回校后完成研学日记、书法.绘画.摄影.诗文.文物保护装置创新设计等创新作业、研学报告)。
  2. 表彰研学优秀营员、优胜小组、研学作品。

研学评价

研学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权值
评分
参与活动精神状态(40分)
自觉遵守研学纪律,注意安全
15
自评
认真做好研学前的各项准备
5
自评
言行文明、相互关爱、保护环境
5
自评
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积极体验、乐于合作
15
自评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收获(40分)
初步了解本次研学主题的相关知识
5
自评
进一步训练观察实验、创新实践等相关技能
5
自评
进一步学习观察实验、创新实践等相关方法
10
自评
获得传统、环保、科技、民族等等教育和家国情感体验
20
自评
交流展示报告成效(20分)
完成研学日志、创新作业、研学报告
10
自评
仪表端庄、热情大方,语言标准优美、行为文明规范
2
自评
报告分享内容要符合本次研学相关要求
8
自评
综评:
总分
等级

后记
研学旅行是国家教育部等11部委于2016年11月底提出并要求各地付诸实施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它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从字面上理解,即是研究+学习+旅行

研究,就是人们对于身边感兴趣的或是想要弄清楚的一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问题进行探索。

学习,就是人们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对于一切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变化发展规律进行研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采用查阅文献、观看影视、对比实验、定量分析、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等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它是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意在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它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自主学习。

旅行,是人们一种有目标、有目的、有意识的了解人类、感悟人生的远行行为。

研学旅行”从内核上解读,就是课程+导师+基地

课程,即研学的主题与具体内容等,其主题要旗帜鲜明、目标突出,富有时代气息、文学韵律与教育意蕴;内容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导师,即研学的指导教师,要术业专攻、特质明显,富有研究能力、执行能力、学者气质或专家风范。

基地,即研学课程落地实施的地方,要安全卫生、条件完善、环境优美。

我们根据国家素质教育、研学旅行、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等文件要求精神,创意设计一系列传统的、现代的、红色的、绿色的、民俗的、科技的并具有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普及教育和生命成长教育意义的生动活泼的、趣味横生的实操性体验活动,拟逐步开发成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适应深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学旅行系列课程;通过该系列课程的付诸实施,促使参与活动的师生、亲子在其亲历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和知识、能力、体质、情感多方面的综合收获。

我们活动实施的基本策略是:
亲历过程.体验快乐—合作探究.互助共赢—集体分享.提升素养;获取知识.拓展视野—训练技能.锻炼体质—陶养情操.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